您的位置: 首页 >科协九大>五年回顾>详细内容

广东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助力乡村振兴,书写新时代“三农”工作新篇章

2018年09月26日 来源:广东科技报 阅读: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广东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广东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下简称“省农技协”)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任务主线,面向农业、农村、农民,根据农业生产经营第一线的实际需求,务实创新开展工作,积极开展农村科普活动,推动农技协转型升级。

组织农技专家服务团,开展上山下乡帮扶

今年以来,省农技协积极开展农技专家服务团活动,团结引领我省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参与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通过大联合、大协作形式,加强与基层科协、镇村组织的联系合作,深入扶贫村、山区村寨一线开展农技帮扶服务,送科技下乡,为基层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技术支撑,助力山区农业发展和农民脱贫奔康。

其中,今年5月19-20日,由华南农业大学邹记兴教授领衔的广东省农技协水产技术助力扶贫团队,在清远市连山县开展了稻田养鱼技术培训和赠送禾花鲤、长丰鲫鱼苗等精准扶贫活动。8月9日至10日,省农技协又联合阳山县科协、阳山县大崀镇人民政府等单位,在清远市阳山县大崀镇开展精准扶贫农技帮扶活动。活动邀请果树栽培专家、原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王泽槐和果蔬加工专家、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胡卓炎,开展了无花果栽培及加工技术培训,大崀镇果树种植户、扶贫帮扶户以及农业企业代表、各组织单位代表、扶贫工作组成员等共80多人参加了活动。

省农技协组织专家赴阳山县大崀镇开展精准扶贫农技帮扶活动。图为专家在无花果种植基地进行现场指导。

8月15-16日,省农技协举办了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培训活动,积极培养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内容丰富,包括柑桔黄化防控技术、菌肥功能用法技术、土肥基础技术、微生物基础知识、营销技巧知识、农村电商知识以及参观种植基地现场示范等,来自全省各地区的120多名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和专业果农参加了此次培训。此外,8月27-28日,省农技协组织农技专家服务团,赴乳源山区开展下乡帮扶活动。专家组一行考察了乳源县大桥镇中冲村稻田养鱼(禾花鱼养殖)项目,还到乳源县一峰种养专业合作社稻渔种植基地进行指导,到乳源县一六镇了解芋头种植基地、碰柑种植基地情况。专家组向当地镇村干部、协会负责人等仔细询问产业生产布局情况,以及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以及需要专家协助的情况,就如何联合开展技术帮扶、项目对接的工作方式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开展“五大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步,省农技协将着力实施产业聚合领航行动、“农技协桥头堡”行动、“互联网+农技协”行动、农技协精准扶贫行动、智慧农民引领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一方面,省农技协将积极联系我省有关涉农学会,组建“广东省农村专业技术学会联合体”,通过联合体组织科技人员开展“专家助农产业行动”, 根据地方乡镇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发展需求,与科研院所(校)合作,向试点乡镇引进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建立省农技协团体会员合作联盟,发展一批涉农企业团体会员,引导农产品流通、加工企业及协会成立农业“产供销”联盟,联合加工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建立示范基地、专业服务队和营销技术服务站,创办产业品牌,形成“协会+合作社+基地+企业+农户”的产供销服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农技协打造服务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引领农业产业聚合发展。

同时,实施“农技协桥头堡行动”。动员省、市、县级涉农学会深入基层,实行会(学会)会(农技协会)合作对接,支持涉农学会与乡村专业大户合作成立一批跨区域性农技协联合会。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技术团队力量,积极发挥龙头协会、乡土人才的农技推广优势,加强基层农技协服务周边农户的技术支撑作用,创新农技协发展模式,引领农技协转型升级。

此外,实施“互联网+农技协”行动,结合“乡村e站”等项目的建设推进,构建技术服务平台、市场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等农技协服务云平台,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通过实施“农技协精准扶贫行动”,组建专家团队深入乡村进行技术咨询指导,帮助贫困村做好产业发展规划,进行对接帮扶,培训乡土人才。实施“智慧农民引领行动”,发挥“银会合作”专家服务团等专家智库作用,开展培训、认证、扶持工作,通过“科技+金融知识大讲堂”等讲座培训活动,提升农技协领办人、技术骨干的经营管理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