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石油学会
您的位置: 首页 >学会之窗>广东省石油学会>石油专栏>详细内容

世界级铀矿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09日 来源: 【字体:

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是指产于渗透性较好的砂岩中的铀矿床,这种矿床的矿石质量好,品味中等(U0.05-0.2%),易于加工。

  百度名片:
  铀矿石是具有放射性的危险矿物。它们除了可以提取铀用于核工业外,还可以从中提取到镭和其他稀土元素。 铀,是一种极为稀有的放射性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仅为百万分之二,其形成可工业利用矿床的几率比其他金属元素要小得多。铀矿是矿石家族中的“玫瑰花”,色彩绚丽,却具放射性。


  终结中国无世界级铀矿的历史――就大营铀矿突破专访中央地勘基金管理中心负责人
  新华网北京1月7日电(记者 王立彬)国土资源部日前发布消息:内蒙古中部大营地区发现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铀矿床,控制铀资源量跻身世界级大矿行列。引起海内外高度关注的这一重大发现有何意义,如何改变中国“贫铀”论,对我国矿业发展有何启示?就相关问题,国土资源部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主任程利伟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记者:大营铀矿被认为是最近两年打的一场漂亮仗。具体过程能否进一步介绍?
  程利伟:大营铀矿勘查是由中央地勘基金管理中心按“煤铀兼探”思路实施的勘查项目。2011年8月31日,我们根据前期煤炭勘查过程中出现的重大找铀线索,在京召开会战启动会。9月中旬,4支勘查队、30台钻机、6台套测井设备、500余名勘查技术施工人员进入指定位置,开始跨部门、多工种联合找矿行动。经过300天昼夜奋战,一个世界级超大型铀矿浮出水面。
  经过评审验收,大营铀矿达到超大型规模,矿体连续性较好,为第Ⅰ勘探类型,填补了国内砂岩型铀矿第Ⅰ勘查类型的空白。控制铀资源总量达到世界级规模,结束了中国无世界级铀矿历史。
  记者:铀矿储量能否满足我国未来核电需求,一再引起业界担忧。每百万千瓦机组一年大约消耗160-180吨铀。即使按照核电总装机到2020年6000万千瓦算,每年大约需耗铀超过1万吨。中国“贫铀”吗,能否立足本土满足需求?
  程利伟:大营砂岩型铀矿的突破对我国铀资源战略意义十分重大。根据已出台核电发展规划,铀资源保障至关重要。这一成果为中国政府实现立足国内保障资源供应承诺提供了支撑。
  这是找矿突破战略启动以来第一个重大突破,对全国找矿突破有着重大示范意义。两院院士常印佛说,在铀矿找矿上,中国人打了一个翻身仗。
  中国“贫铀”论将有所改变
  记者:这对找矿突破有什么启示?
  程利伟:大营铀矿突破是形成我国铀资源供应新格局的里程碑。理论和实践意义超过找矿成果本身,对整个北方铀矿勘查有示范意义,正在引发一场多矿种兼探的勘查革命,并正在带动油钾兼探、油铀兼探、煤铝兼探等其他多矿种综合勘查。
  中央地勘基金运行机制促成了这一重大突破。我们决定以大会战形式,优选会战单位,组建会战指挥机构。正如地质专家黄崇轲所说,跨行业综合勘查实现起来很困难。上世纪80年代开展石油和钾盐综合勘查,困难重重。大营铀矿会战树立了成功典范。跨部门、多工种联合作战,在组织、实施、监管方面取得一系列经验。
  记者:新一轮找铀行动情况怎样?
  程利伟:煤铀兼探的思维创新,节省数亿元铀矿前期找矿投资,又缩短4~5年铀矿勘查周期,上下层位叠加煤矿和铀矿同步发现,还为今后确定开发次序和优选开发模式提供了可能,排除了采煤的放射性污染风险。对整个鄂尔多斯盆地找铀工作意义重大,丰富了铀矿成矿理论。
  在国土资源部推动下,煤铀兼探思路开始在华北乃至整个北方地区逐步推广,新一轮铀矿找矿热潮悄然掀起。中央地勘基金管理中心在积极组织由大营铀矿矿区向外围扩大矿床远景;核工业地质局二○八大队正在鄂尔多斯、二连盆地扩大远景;中国地质调查局华北地调中心发挥基础调查优势,积极开展煤炭勘查资料二次开发,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已在华北地区圈出数十处找矿远景区;中国煤炭地质局、内蒙古地勘局和内蒙古煤田局在找煤中注意煤铀兼探,不断有新发现;中石化、中石油也提出在油气勘查过程中兼顾找铀的愿望。
  煤铀兼探开启了铀矿勘查新格局,随着形势的发展、矿政管理的调整,中国“贫铀”论将有所改变。
  为国家矿产资源管理“探路”
  记者: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日前主持审议《鄂尔多斯盆地矿产资源勘查开采规划》,从找铀突破等方面看,鄂尔多斯盆地意义何在?
  程利伟:鄂尔多斯盆地对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至关重要。这里资源十分丰富:煤炭产量约占全国1/4,油气当量约占全国20%,蕴藏着丰富的铀、石膏、煤层气等。但这里主要矿产资源共生伴生,合理开发利用难度大,矿业权重叠突出,同时盆地生态脆弱,水资源短缺,必须统筹协调油气、煤炭、煤层气、铀矿等资源开发布局和时序。
  大营铀矿勘查经验表明,找矿必须遵循地质规律。矿产资源分布原本是三维立体的,经常为多矿种共伴生或层叠存在。由于行业分割,我国矿产资源开发长期受制于目标单一化。煤铀兼探是从单一找矿目标向多目标找矿的重要尝试,是对矿产资源开发集约化的回归。
  大营模式有望在管理科学上实现链式反应,最大限度释放资源潜力――我国现行矿业权平面管理模式,一旦实现单一找矿目标,形成矿产地,无论其上覆地层还是下伏地层中的任何矿体都将成为事实上的压覆矿产,资源潜力大大缩水。多矿种兼探将释放出巨量找矿空间。
  记者:这对我国矿业权建设启发何在?
  程利伟:大营煤、铀勘查在2009年、2011年两度获得中国地质学会十大找矿成果奖,就是因为我们总结出一套适合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整装勘查管理模式――以单一矿权设立项目,以统一协调实现整装勘查。既符合地质规律,又遵循经济规律。
  “煤铀兼探”和大营铀矿会战取得的重大成果,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和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徐绍史部长、汪民副部长亲临会战一线视察慰问指导会战,并以“大营模式”、“大营精神”、“大营范式”给予高度肯定,强调大营铀矿是行业融合、思想解放的成果。
  从宏观层面讲,大营铀矿发现将推动矿政管理尤其是矿产勘查开发运行机制创新,促进综合勘查在更大范围实施。实践证明,只要持续探索新思路,抓住重点矿种、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集中力量投入,就会取得大突破,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国防建设提供更多原动力。(完)
  内蒙古发现世界级铀矿 专家称有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洹星)日前,国土资源部发布消息称,由中央地质勘查基金投资实施的内蒙古中部大营地区铀矿勘查取得重大突破,发现国内最大规模的铀矿床。连同此前的勘查成果,该地区累计控制铀资源量跻身于世界级大矿行列。专家认为,这对我国立足国内提高铀资源供应,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有重大意义。
  据了解,中央地质勘查基金是在该地区勘查评价一处资源量达510亿吨的超大型煤矿时,发现这一超大型铀矿的。这也是中国“煤铀兼探”思路广泛推广应用的成果,“煤铀兼探”不仅可以节省大量铀矿前期找矿投资,同时也缩短了4至5年的铀矿勘查周期。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铀矿开发利用后可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意义十分重大,我们国家目前正在大力发展核电,核电的主要燃料就是铀。随着经济发展,我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多,特别是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多,那么电从哪儿来?如果都烧煤那么一定会把国家烧的乌烟瘴气,我们现在经常被PM2.5困扰,我们就是要减少对煤炭的依赖。那么根据全世界的经验,要减少对于煤炭的依赖只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来自天然气,另一方面要增加大量的核电,增加核电最关键的因素是要有铀。”  
  韩晓平指出,目前中国铀供应的海外依存程度已属不低,而这一铀矿的发现无疑会减缓未来中国对海外铀供应的依赖。尽管中国可以从海外进口一部分铀,但是终归自身要有足够的资源来保证国家的能源安全。他说:铀矿的重大发现对于今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然现在国际市场我们也能买到,但是如果我们自己有的话,在价格上就有了博弈的能力,价格就会更低一些。另一方面我们也担心因为铀是制造原子弹的材料,国外在一定时候可能会减少甚至是禁止对中国的出口,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有足够的资源来抵御这种制裁,所以这样我们就能保障我们的能源安全。”
  我国发现世界级大铀矿:资源量达510亿吨
  记者昨天从国土资源部获悉,由中央地质勘查基金投资实施的内蒙古中部大营地区铀矿勘查取得重大突破,发现国内最大规模的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连同此前的勘查成果,该地区累计控制铀资源量跻身于世界级大矿行列。这对我国立足国内提高铀资源供应,提高核电发展资源保障能力有重大意义。
  内蒙古中部大营地区铀矿勘查实现找矿重大突破,主要得益于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煤铀兼探”的勘查思路创新,即根据区域矿产分布规律,进行勘查技术优化组合,在开展煤炭勘查的同时,利用煤炭钻孔同步进行放射性测井和编录,探索砂岩型铀矿存在的可能性。在发现并圈定一系列重大铀矿找矿靶区后,果断决策开展铀矿勘查会战。
  500余人苦战300天
  据悉,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组织了分别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内蒙古国土资源厅和地勘局的4支勘查队伍、28台钻机、500余名勘查技术和施工人员,顶严寒、冒酷暑,精心组织、科学施工,苦战300天,一举实现大营铀矿勘查的快速重大突破。
  “煤铀兼探”找矿新思路实现了一矿变双矿的创举。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在该地区既勘查评价了一处资源量达510亿吨的超大型煤矿,又发现了一处超大型铀矿。不仅节省了大量铀矿前期找矿投资,同时也缩短了4至5年的铀矿勘查周期,预计开发利用后可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基金运行机制促成重大突破
  在国土资源部积极推动下,“煤铀兼探”思路正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新的铀矿找矿成果不断涌现,促成了我国铀矿勘查开发格局的转变,为立足国内提高铀资源供应能力展现出良好的前景。
  大营铀矿勘查重大突破是我国建立“公益先行、商业跟进、基金衔接、整装勘查、快速突破”的地质找矿新机制以来的一次成功实践,是组织实施全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一次具有宏观影响的重大找矿成果,对立足国内提高核电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央地勘基金特有的运行机制及其决策迅速、投资到位、不断创新管理等优势促成了此次铀矿勘查重大突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