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石油学会
您的位置: 首页 >学会之窗>广东省石油学会>石油专栏>详细内容

破纪录,调整井数量历史最多!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7日 来源: 【字体:

         今年,渤海油田勘探工作创造了多项纪录:三维地震采集、探井工作量创新高,探井钻遇油层厚度打破纪录,发现了最厚碎屑岩油层,单井稠油、轻油测试产能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更重要的是,新增油气储量创历史纪录。
       近年来,渤海油田勘探程度越来越高,地下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勘探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对浅层稠油测试、中深层及潜山勘探规律等方面的认识和勘探技术亟待突破完善。同时受海上多种因素影响,勘探工作经常不能按既定部署开展。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从管理、技术和认识三方面积极创新,加强精细区域研究和新区勘探,相关单位协同作战,全力推动储量增长。
      今年,渤海勘探呈现出工作量大、储量变大和产能增加三大特点。天津分公司对外加大协调沟通力度,营造良好作业氛围,对内做好井位审查与报批、不同构造评价时间、钻井船调配等各环节无缝衔接与统筹安排,精细管理,多“探”快“评”,工作量超历史同期。蓬莱9-1构造于2000年由外国公司发现,当年测试无产能,外方认为无效益并退出。天津分公司对该区块重新展开系统研究与评价,蓬莱9-1-5井在潜山钻遇厚油层,通过创新测试工艺,测试获高产,证实该油田为渤海近年发现的最大规模油田。此外,渤海其他区域多口探井钻遇100~200多米厚油层,发现了单井225米与单层133米最厚碎屑岩油层,测试产能高。
        截至10月24日,渤海油田今年已有83口调整井投产,累计增油50万立方米。规模实施调整井是今年渤海油田上产的重要举措。据天津分公司生产部介绍,今年自营油田调整井数量历史最多,计划实施131口,将有力推动油气上产。
       渤海油田是油气生产大户,但开发年限久、老油田多,加之今年新增开发项目少,上产难度大。天津分公司立足现实,深挖已开发油田剩余油潜力,在强化地质油藏研究的基础上,规模实施调整井促上产。
       已开发油田规模实施调整井面临油藏复杂、平台缺井槽等困难,天津分公司科学应对,使得调整井单井产量屡创新高,整体投产效果好,仅10月份就有多个油田调整井“开花”。
渤中28-2南油田储层横向变化快,剩余油“行踪”难定。天津分公司科研人员深入分析地震资料,精细描述剩余油分布,有针对性地部署了7口调整井。在作业方案具体实施过程中,各部门集中资源保障钻完井作业顺利进行,推进作业进度。截至10月6日,4口井提前投产,日产油900余立方米,日产气17万立方米。
        渤中25-1油田是典型的低渗油田,开发这类油田属于世界级难题。为攻克难关,科研人员多专业联合研究,新发现了一含油砂体,并将之作为调整井挖潜目标。10月18日,部署在这个砂体上的一口调整井提前投产,日产油117立方米,成为该油田目前产量最高的生产井。
        渤中29-4油田断块发育,构造复杂,但探明程度低,调整潜力大。科研人员应用油藏描述等先进技术,优选一断块作为今年重点滚动调整目标。为确保调整效果,各专业联合办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10月6日,该断块一口调整井日产油500立方米,产气18万立方米。
        调整井的高产鼓舞了士气,增强了信心。当前,渤海油田正在实施的调整井作业点多达14个,是去年的3倍多。此外,秦皇岛32-6油田8口井、埕北油田5口井等一批调整井即将实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