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石油学会
您的位置: 首页 >学会之窗>广东省石油学会>石油专栏>详细内容

中国能源超精明收购战略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7日 来源: 【字体:

        正当你觉得这是暑假期间的一段美好时光时,中国却一直在忙于再度谱写上游收购的神话,而且把这件事提升到全新的水平。中国人不再局限于投资给遥远而有异域情调的地方,他们现在的关键投资恰恰是在经合组织(OECD)国家内部,而且带有明显的意图,就是要避免承担国际价格风险。中国刻意瞄准北美(如WTI公司)和北海(如布伦特公司)企业,同时大量投资给北美液化天然气公司(North American LNG)的出口工厂,为的是能够主宰交易市场上发生的事情。
       中国能源收购席卷全球
       最近,有一系列饿龙扑食的故事登上今夏国际新闻头条。最新的一条,就是中投公司(CIC)8月21日公布决议,要给北美Cheniere液化天然气公司(Cheniere LNG)的出口工厂投资15亿美元。这家工厂在萨宾帕斯(Sabine Pass),可能会成为美国液化天然气公司在墨西哥湾海岸的形象代表。中投公司是一家被动的投资商,百仕通集团(Blackstone Group)一直在投入更大的资金,而新加坡是另一个合作伙伴,中投公司是要确保美国的多余天然气进入国际市场。这样,入股萨宾帕斯就是最完美的方式,可以说服美国走向正确的“出口主导”方向。
       此外,据传闻,中石化投标,出价140亿美元竞购美国能源公司Chesapeake公司的不良资产,而且中国在加拿大液化天然气公司诸多项目中还有多重股份,因此,很明显,中国会成为一个重要角色,会使北美州的天然气局面焕然一新。因为中国可以随意在世界任何地方寻找天然气,因此,就不应该错过在战略上同步投资美国。北京比任何地区都清楚,在全球化的“天然气黄金时代”,美国液化天然气公司的出口是绝对关键的,这需要加强全球的流动性,更重要的是,要根据现货市场的动态情况确定天然气价格,同时也要依据天然气的基本情况,而不是依赖昂贵的老式石油索引合同。
       该出手时就出手
       美国的实物资产会长期影响全球天然气贸易的动态变化。如果中国能够推动美国进行国际出口,那就能在寻找大西洋和太平洋海盆的海外天然气供应时有更便宜的价格,或至少是成本价格。随着事情的发展,也可以与俄罗斯、中亚、中东和大洋洲供应商重新谈判对比情况。北京拥有绝佳的机会,可以占领美国市场,这特别是因为整个美国页岩气领域已宣传过度。储备已被全部预定,重点企业负债严重。
       美国页岩气绝不会实现华盛顿的全部“供方梦想”,相反,它正在成为整个国家的一场经济噩梦。如果没有中国的战略投资帮助生产者把美国页岩气转移给国际消费者,美国就完全不可能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投资页岩企业。除非国际天然气价格奇迹般地抬升,否则,没有人会觉得人民币的颜色有什么问题。要么拿着它,要么倒闭。没有选择的余地,甚至对于喧嚣的美国政客而言也是这样,这些人可能会有其他想法。
       在北美大陆的液态油领域,以中国为中心的类似局面正在浮现出来。
这里所涉及的最大一笔交易,就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简称中海油)以151亿美元善意收购加拿大Nexen公司。如果Nexen公司的股东接受,那本次交易就会成为中国公司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收购,会使中海油原油产量在中国进口平衡中的比重从1.3%提高到3.5%。中海油的总资源也会显著提高,会在目前拥有的探明储量33亿桶之上再增加9亿桶。
        在考察所涉及的资产后,评论家往往会集中关注加拿大的油砂,以及长湖(Long Lake)重油企业所采用的技术。中海油提供了不错的价格,这与他们在2011年对OPTI公司的专门技术的做法相同。Nexen公司在墨西哥湾的大约200家勘探集团的国旗也都无一保留。但是,这并不是中国国旗挂在美国旗杆上的问题,完全不是。而是要确保数量越来越大的加拿大焦油始终具有“商业上的可行性”,可以寻找途径,走向国际市场,而不是缓慢地经过美国中西部地区,进入德州。Nexen公司的这笔交易可能是第一个重大步骤(同时也有180亿美元的中国散股入主加拿大的能源资产),会打破美国对加拿大原油的束缚,会使破碎的西德州中级原油公司(WTI)的基准价回归国际价格调整。中国显然有意发挥有益的作用,推动事情朝这个方向转化。
        收购北海角油田 主宰国际油价
       当然,就是在这里,北海角会接受中海油。除了承诺开发西设得兰群岛(West of Shetland)海域之外,Nexen公司的这笔交易使中国可以从战略上大量控制Buzzard油田,这是英国最大的油田(日产22万桶原油),更重要的是,可以提供大量的福提斯混合原油(Forties blends),这是所谓的北海现货原油基准(BFOE)一揽子原油中最便宜的混合油,可以决定布伦特原油的价格。北海迄今仍是决定全球石油价格的最重要因素,占65%的参考分数。但是,WTI公司有严重的瓶颈,它的边际油田缺乏国际市场,同样,北海也充斥着陈旧老化的基础设施,更别说招待世界上最没有吸引力的一些财务机构。因此,毫不奇怪,维修问题会使布伦特公司后期进入逆价差,即期货交易价格高于现货价格,这使它的产量下降到只有774,000桶/日,这是历史上的最低纪录。
       不确定性和资产蒸发相结合,给布伦特公司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因为布伦特公司是全球可靠的基准。因此,毫不奇怪,中国正在寻求缓解此类问题,中国采取的办法是直接的实物股权,这正是因为它已经从布伦特公司进口27%的定价石油。稳定的价格意味着中国有稳定的进口单子,这一进展是最关键的,因为北京每天需要150万桶,而布伦特公司未来也会增加在西非的业务。最近,亚洲国家的石油公司一直是西非资源最大的买家,你已经猜到了,Nexen公司也意外地持有了宝贵的尼日利亚利股份。
       我们可以举出更多的数字,以及更多的股份,都是中国国家石油公司正在购买的,但关键的一点是,无论从哪方面看,中国能源公司都在把实物资产联系到虚拟交易,无论对于WTI公司还是布伦特公司而言,都是这样。这些都是最高层次的战略收购,而不是中国在前进过程中的随机的资源并购。就在中石化投标购买塔里斯曼公司(Talisman)在北海的资产的同一天,中海油对Nexen公司采取了行动,这很难说是巧合。从全球范围来看,这些资产是微不足道的;但从对全球价格的影响来看,这也是重要的资产。中国不计划收购过期的布伦特公司,但这家公司至少会是实物资产并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乌拉尔和中东迪拜的资产而言,这显然也是值得牢牢铭记的。
       中国收购缩小国际差价
       我们是否应该担心呢?也不尽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单纯的算术问题。即使有Nexen公司的帮助,中海油也只占中国2011年石油消耗量的8.5%,相比之下,有7%属于中海油自产。中国三大国家石油公司(NOC)无法满足中国每天990万桶的需求。北京别无选择,只能在全球加强股权交易,这既是为了安全供应,更重要的也是为了避免价格风险的影响。
事实上,中海油已设法降低国际基准价与成交价之间的差价,已从2007年的近9%降低到2011年的1.4%,这表明,中国国有石油公司都竭尽全力进入国际市场,以销售海外石油。中国大公司就像他们的国有石油公司的同行一样,越来越多地受到利润和竞争的驱动。如果他们可以证明是最赚钱的,那么,他们不仅会领先于中国同行,而且会在此过程中开始并购大得多的西方国际石油公司。
       只要与WTI公司和布伦特公司有关,那就是非常好的消息。中国的投资会缩小主要的国际差价的影响,优化能源股份,同时仍然会把石油当作可替代的弹性商品。毫无疑问,中国将继续推动全国石油巨头蓬勃发展,而国内的价格改革对于这项事业显然是个关键,但同样重要的是,美国和英国的政治家们需要认识到,从中国来看,这是一件好事。无论从哪方面看,中国的商业利益将不可避免地扭转地缘战略局面,而西方根本不可能再度掌握所有的实物王牌,主宰世界能源交易。
       石油和天然气市场的转型步伐将会加速,这是因为中国公司的国际业务在扩张,投资也在变得多样化。就目前而言,这是值得欢迎的,特别是,中国国家石油公司有可能迫使北美能源公司失去地缘庇护。我们都知道,模糊实物资产与能源交易是任何商品交易公司的名副其实的必杀技。我们希望,中国不会这么快就了解所有的贸易门道。
     (本文作者Matthew Hulbert是能源安全和政治风险专家,《欧洲能源评论》撰稿人;Christian Brütsch是瑞士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和外交学教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