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换届大会暨2019年学术年会召开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04日 来源: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 【字体:

2019年5月25-26日,由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广东省中医院承办、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协办的“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换届大会暨2019年学术年会”在广州召开。

▲大会现场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金世明教授、秘书长洪铭范教授主持开展换届工作,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王省良教授、广东省中医院院长陈达灿教授等嘉宾莅临开幕式和指导,来自全省各地的委员、粤港澳大湾区及外省学者、各高校研究生等近200多人参加了本次大会。大会由广州中医药大学黎晖研究员主持。

首先,秘书长洪铭范教授宣读学会批文,第三届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由157名委员组成,广东省中医院一期临床研究室主任曾星研究员再次担任主任委员,黎晖研究员等8人任副主任委员。学会领导向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颁发了证书。曾星教授表示将不负期望、继续做好专委会的领导工作,努力搭建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学术交流平台,更好地分享学术成果和科研经验,共同推动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事业的发展。

大会上,金世明副会长、陈达灿院长和王省良校长先后致辞和发表讲话,肯定了专委会的工作成绩,对第三届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并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希望专委会以“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方针为指引,站在现代中医药研究的前列,将科学的理论、先进的技术手段与传统的中医药理念紧密结合,更好地为解决民生问题服务。与会领导对专委会举办以“炎症-免疫-癌症-中药”为主题的学术年会表示了赞许,期待委员和与会代表们共同努力推动中医药防治肿瘤工作的发展,提高多学科研究肿瘤疾病的学术水平。赞扬举办的“菁英交流会”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良好空间和平台,年轻科技工作者的研究水平也较高,希望年轻人将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取得更大的成果。

▲王省良校长发表讲话

▲陈达灿院长致辞

▲金世明副会长致辞

▲洪铭范秘书长宣读学会批文

▲金世明副会长向曾星研究员颁发主任委员证书

▲主任委员曾星研究员致辞

▲王省良校长、陈达灿院长、金世明副会长、洪铭范秘书长与主委、副主委合影

▲黎晖研究员主持大会

在随后举行的学术年会上,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李鹏研究员、湖北工业大学刘滨磊教授、暨南大学陈孝银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马晓冬研究员、广州中医药大学黎晖研究员、曾星研究员、王志宇研究员、刘博研究员等分别进行了题为“人源化小鼠模型的构建与在免疫癌症疗法研发中的应用”、“溶瘤病毒免疫治疗创新药物的研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申报与评审关键点剖析”、“miR-301a and Immunotherapy for Cancer”、“寒温统一理论与抗内毒素休克实验研究”、“基于炎-癌关系探讨猪苓对膀胱癌微环境的免疫调节作用”、“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中药大复方调整免疫微环境抑制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及靶标验证”以及“表观遗传学在治疗‘痰湿郁结’症候的应用与药物研发”的精彩学术报告,分享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经验和体会,精彩纷呈,与会代表积极提问和讨论、气氛热烈。此次学术年会也是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中医药治疗肿瘤研究新进展学习班”(编号T20191909029)以及广东省省级继续教育项目“肿瘤与中医药研究学习班”(编号2019582803009)的内容,100多名学员完成了培训班的学习、收获满满。

▲特邀嘉宾李鹏研究员作学术报告

▲特邀嘉宾刘滨磊教授作学术报告

▲曾星研究员作学术报告

▲陈孝银教授作学术报告

▲马晓冬研究员作学术报告

▲王志宇研究员作学术报告

▲刘博研究员作学术报告

为了促进青年人才的培养,本次大会还特别举办了“菁英交流会”,共有13位来自于中山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单位的青年学者分别就自己研究的领域作了相关学术汇报,思想新锐、研究扎实,交流会的学术氛围浓厚、互动热烈。主委曾星研究员提出将继续为年轻人的成长提供舞台,在办好此次交流会的同时为明年的继续教育项目做准备。

▲曾星主委与菁英交流会参会人员合影

闭幕式上,黎晖研究员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他表示本次学会研讨会是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领域的一次学术盛宴,对参加学术汇报的8位专家和13位青年讲者表示了肯定。在专委会常务会议上,曾星主委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初步规划,将设立科普、继续教育、人才培养三个重点工作方向,继续为各委员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协助推进我省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事业不断进步和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