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启动团体标准制定工作
2019年5月25日,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和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西医结合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在广东省中医院研修楼召开了“第二届中医药指南与标准研讨工作会议”,会上举行了广东省中医药团体标准制定启动会。
何羿婷秘书长在启动会上介绍了团体标准制定的背景和意义。2015年国务院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提出要培育发展团体标准,对团体标准不设行政许可,由社会组织自主制定发布。特别是2018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正式实施,赋予团体标准明确的法律地位,团体标准、企业标准作为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共同构成国家标准体系。新法为开展团体标准化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制度保障。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管,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运营的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在2016年上线。截止2019年5月22日,已有2318家社会团体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上注册,发布了8457项团体标准。
何秘书长在解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时说:开展团体标准的制定对主导行业发展方向、提高学会学术地位、增加会员的凝聚力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学会应该积极投入到团体标准制定工作中去。因此,学会秘书处依据国家标准委、民政部印发的《团体标准管理规定》(国标委〔2019〕1号)起草了《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按照“提案、立项、起草、征求意见、技术审查、批准、编号、发布、复审”等九个流程逐条详细讲解。出席会议的领导、专家、学员纷纷表达对学会参与团体标准制定的支持。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和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西医结合标准化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13年,是率先在地方学会成立标准化专业委员会的分支机构,它们的成立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和示范性。自成立以来,协助广东省中医药标准化委员会制定了12项中医药地方标准,培训了1500人次标准化专业人才,开发了广东省中医药标准化信息平台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也为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开展团体标准制定工作积累了一定工作经验,奠定了良好的学术基础。我们相信,在国家大力推进团体标准的政策引领下,有标准化专业委员会的技术支撑,有学会常务理事会的正确领导,有专家的积极投入,广东省中医药团体标准制定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