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广东科普嘉年华”科普进社区分会场活动“公益研学行”举办
近日,省科学技术普及志愿者协会联合广东省研学旅行协会、广州安居住房置业有限公司、广州市文化馆,共同主办第八届“广东科普嘉年华”科普进社区分会场活动暨2025 年首期“公益研学行”——《岭南文化脉络三千年》主题研学活动,于广州市文化馆顺利举行。此次活动作为广东省首届“全国科普月”暨第八届“广东科普嘉年华”科普进社区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青少年搭建起一座探索岭南文化的科普桥梁,有力推动了科普教育与文化传承的深度融合。
活动过程中,青少年们怀揣着好奇与期待,化身“时空侦探”,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岭南文化探秘之旅。借助多媒体互动、情景模拟等创新形式,孩子们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逐步解锁岭南文化的历史密码。从先秦时期岭南文化的萌芽“种子期”,历经秦汉的初步发展、唐宋的繁荣昌盛,到明清的鼎盛以及近现代的“茂盛期”,在导师生动细致的讲解下,岭南文化的五大发展阶段清晰地呈现在孩子们眼前,让他们对这片土地上的悠久历史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随后,青少年们走进“岭南文化长廊”与“海上丝绸之路”展区。这里陈列着传统建筑构件、贸易瓷器等珍贵文物,它们犹如一部部无言的史书,静静诉说着岭南文明的发展脉络。孩子们穿梭其中,仔细观察每一件展品,认真聆听导师的讲解,深入了解广州作为千年商港的辉煌历史,感受着岭南文化在对外交流与融合中所绽放的独特魅力。
在“古法造船”实践环节,孩子们迎来了最兴奋的时刻。他们手持木片,对照古船模型,小心翼翼地尝试复原岭南龙船。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亲身体验了传统工艺的精妙,更深刻体会到古人在造船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智慧和匠心。
为了让孩子们更全面地理解岭南文化的多元包容性,活动还特别设置了“文明实验室”。在这里,通过互动问答和手工制作等形式,孩子们积极思考、热烈讨论,对岭南文化中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他们亲手制作与岭南文化相关的手工作品,将抽象的历史知识转化为可触摸、可展示的“文明载体”,进一步加深了对岭南文化的理解和记忆。
自2024年启动以来,“公益研学行”项目已累计开展30期,覆盖科技工业、大国工程、生命科学、自然生态等多个主题领域,惠及 600 余组家庭。此次与多方联合主办,进一步扩大了活动的受益面和影响力,为更多青少年提供了接触科普、了解文化的机会。
未来,省科学技术普及志愿者协会将继续携手各方,秉承“人人会科普,科普为人人”的宗旨,在“全国科普月”和“第八届广东科普嘉年华”的框架下,不断丰富活动形式与内容,为更多青少年提供优质的科普实践学习机会,助力其全面发展,为推动科普事业的发展、构建学习型社会、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贡献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