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钥匙珠心算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随着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珠算——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正因为它的启智功能和计算功能又一次在国内外引起重视。珠心算教育的幼儿化,扩展了小朋友的潜在认知能力和想象能力,为此在幼儿园中才能得到大力的推广和普及。太阳岛幼儿园创办于1996年,99年迈进了市一级幼儿园系列。目前有四百多名小朋友,教师有三十多人。由于学生来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大,给我们的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都带来了很多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制订各项计划及措施。园长郑祖桂很重视教科研工作,一直把开展教科研作为提高办学水平的突破口,目前有各级教科项目10个,珠心算就是其中一个。近年来,我们坚持“三个面向”为方针,以管理和科研为基本点、以教学为中心,靠管理出效益、靠科研上水平的目标,努力把珠心算办的有形有色。
一、 珠心算教学的实践。
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遗忘曲线”中为我们揭示了幼儿期的记忆过程是具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在“记忆恢复现象”的理论中,我国学者洪德厚也证明了幼儿园小班的儿童比大班儿童的记忆恢复现象更为显著。所以我们认为:
1、 在教学目标上,宜看不宜操练:重感官轻机械。
幼儿时期的孩子,无论在听觉方面或视觉方面都快速发展,但他们小肌肉群的发育却相对迟缓。因此,在学习珠心算时,适宜发展幼儿的视、听感官,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孩子多看、多听、多说、多想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数和珠的概念。如:教孩子掌握清盘时,是比较难理解的。刚开始时我就编“蜗牛爬”的儿歌引导,后来慢慢会了就编“开火车”的儿歌加快速度。他们在这种操练过程中,既巩固了珠的印象,又使他们想学、愿意学,并对珠心算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 在教学时间上,宜短不宜长:重游戏轻练习。
幼儿时期的孩子,注意力是高度发展的无意识注意占优势,只有在成人的组织和引导下,才使其逐步形成往有意识注意发展,且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所以,在教学时间上,宜短不宜长。如:认识算珠宝宝时,我们不会直接目测,而是课前先进行数、珠、物互译——利用数星星、奖红花、看数字、画珠珠等进行反复练习,等上课时再详细演练,孩子就很容易接受,且有激情,老师也省时省力。
3、 在教学内容上,宜分不宜合:重具体轻抽象。
对于珠心算的难点,我们采用逐一分解、循序渐进的方法。如:从珠算到心算,我们自编了一套方法。①实拨②空拨③看拨④想拨⑤画心算⑥看心算⑦听心算;对于档位的区分,亦是初学的难点,我们先把十位数的认识作为重点,通过不同的手法实物操练,让孩子理解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的区别和各档都表示什么,明白了这个道理后,对于多位的心算,只要指法对,那么正确率就提高了许多。
4、 在教学形式上,宜散不宜聚:重实践轻演算。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的孩子越来越早参加各科的学习,幼儿间的差距也越来越明显,由于所处的环境、家庭教育、遗传因素等多样性,他们的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和接受能力也各有不同。所以,因材施教是我们首选的教学计划。如:我们设计有数珠拼板、多功能翻卡、奇妙的珠形题、登山旗、迷宫图、魔术袋等游戏,吸引了发展速度不同的孩子,他们喜欢玩、乐意玩,在愉悦的氛围中,不但满足了孩子的游戏需求,还达到了巩固与练习的目的,更使孩子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这样一来,我们的教学目的也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 珠心算教学的探索:即把珠心算教学确定为教科研项目。
1、目标明确,定位准确。
每学期开学前,我们老师必须先制定教学计划;期中针对新生和老生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尽量做到因材施教;期末进行家长汇报交流及互动活动。开展教育科研,有利于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更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2、确定实验动机和对象。
通过珠算,使学生认识和掌握数的形成和演变规律,从小就储备优越的数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把被动学习改为主动学习,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心算,培养学生做事一丝不苟、务实、求全的正值品质和动则活泼,静则专注的良好习惯。
3、重视教材的研究。
珠心算的教学与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有着密切的关联。为了将珠心算的教学工作做得更扎实,我针对教育内容自编了三套练习册,有初级班、提高班、加强班各两册共六册。现在的孩子大多都不喜欢做作业,我就在每页的右下方放上不同图案的卡通动物,如:喜洋洋、美洋洋、懒洋洋、暖洋洋、灰太狼、羊村长、小白兔等。让孩子感觉每天都有不同的小动物陪同他完成作业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哦。
4、因材施教,注意个别差异。
幼儿园规程指出“注意根据幼儿个体差异,研究有效的学习和方法,不要强求一律或统一”。这就要求我们从孩子实际出发,注重兴趣差异的探索和研究,从差异中激发每个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幼儿的能力受遗传、教育、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能力发展不可能是一致的。珠算教学是面向全体幼儿,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来说,必将会产生部分幼儿“吃不消”的现象,这就必须因材施教,对能力强的幼儿,在课堂上多让他们寻找运算的内在联系,去发现运算方法,自己积累经验,在区域活动中把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和练习,从而培养孩子学习的自觉性;对农能力差失去学习信心的孩子,可以利用差异组织分组教学,使内容有一定的层次,以激发每个孩子的兴趣。如我班的刘粤锋小朋友刚开始学习珠心算时,是一点兴趣都没有,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无压力的多种游戏,达到了学习和巩固的效果,使他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对珠心算有了浓厚的兴趣,成绩自然就提高了许多。所以对不同孩子因势利导,唤起他们的求知欲,使之愿意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让每个孩子都能通过“跑一跑”去摘取自己所能触及的终点。
5、做好家长的宣传工作。
为了方便家长更好的配合我们的教学工作,使孩子更快地达到教学效果,每学期我们的都会进行两次的开放课堂。期中开放的目的是向所有的家长展示我们从实拨到心算的过渡和方法,让家长明显感觉到孩子的进步;期末开放是展示整个学期所学的知识,利用游戏贯穿于活动之中,寓教于乐。让家长在看到孩子的表演,有想参加的愿望,被孩子的“神童形象”深深地吸引着,知道我们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对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不是单一的灌输,即:培养成“动则活泼,静则专注”的良好习惯。
6、实验论证。
由于珠心算是眼看,耳听、指拨,这样就充分利用视觉、听觉、运动觉等多种感觉器官,把想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交汇在一起,从而有利于开发大脑潜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整体素质。只要每一位珠心算教师认真探索、切实做得“在娱乐中学习珠心算,在游戏中开发脑潜能”,那么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我们的孩子,国家未来的栋梁。
三、 珠心算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设想。
1、师资缺乏和教育局的“减负”行动,使珠心算未能大规模地开展,偶尔还需要秘密“行动”。
2、学习资料甚少,缺乏研讨交流的条件,望加强与外界交流。
3、把实验作为课题正式立项,争取得到上级领导、专家的重视和支持,得到更多的指导,使之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4、通过系统的实验,对实验班学生成绩的跟踪、比较,从而进一步探索珠心算教学对学生各方面的影响,以便更好的开展珠心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