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协九大>五年回顾>详细内容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为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添砖加瓦”

2018年09月27日 作者:冯海波 来源:广东科技报 阅读:

“千会万企金桥工程”、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学会科技服务站……近5年来,全省科协系统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方面打造了一个个响当当的品牌。通过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信息、搭建平台,引领专家学者走向社会、面向市场、深入企业,开展成果转化、科技攻关、项目合作等活动,全面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形成了有效化解科技和经济“两张皮”问题的“科协模式”。

打造服务创新创业的高端平台

成功承办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主题系列活动,是近年来我省科协工作的一大亮点。年会以“创新驱动先行”为主题,组织实施了五大板块1000多项学术会议或活动,邀请了国内外科技界一流、一线的学者,尤其是具有学科交叉背景和国际学术背景的学者出席,精准设计、精心组织,力求让参会的科技工作者在学术上有收获、在科普上有贡献、在服务政府和企业上有作为。年会紧扣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最迫切、党委政府最关注的问题,找方向、找项目、找专家,瞄准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问题、热点问题,提炼较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和政策建议,提供决策参考。

据统计,共有6名世界科学大奖获奖者、115名两院院士,284名港澳台代表,来自16个国家36个国外科技组织的74名外国专家代表出席会议,3900多名科技工作者参加年会。年会设16个学术交流分会场,224位国内外专家作专题学术报告,组织实施11个专项活动,形成23个为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建言献策的调研报告,真正办成了一届层次高、内容精、效果实、创新多、有鲜明广东特色的科技盛会。

2015年5月,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在广东广州隆重举行,大会以“创新驱动先行”为主题。

年会后,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也永久落户广州,目前已连续举办四届,影响力越来越大,成效一届比一届好,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解决科研成果到产业应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引导科技创新资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4年来共促成200多个重大项目转化落地,已成为我省又一个“国”字号的交易会。

其中,2018创交会以“双创新动能、引领新跨越”为主题,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创业成果展览分为技术创新品牌馆和创新创业专题馆,设置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健康与生物医药等20个展区,1000多家参展机构带来1000多项技术成果,涵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军民融合等重要领域,着力展现我国在这些领域中的最新成果和技术。创交会期间也举办了未来科技峰会、移动互联网开发创意大赛全球总决赛、2018中国(广州)风投圆桌峰会、2018军民融合与技术创新发展论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论坛等30场(次)专项活动,紧扣全球产业经济发展趋势,就当下产业变革、技术突破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此外,我省在创建中国科协全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市工作中也是成效突出。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4个市成为全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市,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各示范市科协主动作为,结合示范市的产业需求,联合全国学会、省级学会、市级学会的人才智力优势,帮助地方政府和企业引才、引智、引项目,助推转型升级。

汇聚各方资源助企业创新发展

近年来,我省科协系统也积极实施“千会万企金桥工程”,让省市学会科技人才资源与企业精准对接,帮助企业解决有关科技难题。省科协设立“科技服务站能力提升”项目,引导学会充分发挥人才智力和组织网络优势,以学会专家为依托,以科技服务为纽带,拓展站点内涵、范围和形式,与企业、专业镇、农村、社区、医院及基层科协等广泛开展科技服务和产学研合作,开展协同创新、技术攻关、产品开发、学术交流、人才培训、咨询论证、技术推广、成果鉴定等科技活动,满足基层对科技服务的迫切需求,促进基层经济发展与科技人才的成长,增强学会实力与服务能力,为实体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支持。

目前,我省已创建92个省级学会科技服务站、181个市级学会科技服务站,提供技术攻关和开发新产品700多项,推动各级学会与企业的融合发展。其中,广东省食品学会建立了10个科技服务站点,参与8项国家标准和3项行业标准的制定,申请了75项专利。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建立8个科技服务站,为企业申报省市科技项目、开展科技成果鉴定、申报科技奖项、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提供专业技术咨询服务70多项,深受企业欢迎。

同时,我省科协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中国科协关于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指导意见》,按照“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技术项目为纽带,以院士、专家和专业学会为依托,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工作思路,推进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建设,帮助企业解决了一批重大技术,培养了一批创新型人才,有效地促进产学研合作,帮助企业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目前,建有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188家,基本覆盖了全省地级以上市;其中10家为全国示范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累计引进205名院士和2000多名专家,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600多项。111家工作站通过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组织的全国院士专家工作站认证,在全国名列前茅。

其中,肇庆大华农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自2011年8月获批建站以来,搭建了工作站的组织架构、激励制度等管理体系,与国内行业院士、高校科研院所专家进行了广泛、形式多样、紧密的合作,紧紧围绕公司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开展“合作开发、成果转让、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多形式的合作,以“走出去,引进来”的工作路线,坚持“长期驻点”和“项目周期”相结合的阶段性合作,提高了院士专家为公司产业服务的有效性。建站以来,引进院士团队2个,其它专家团队8个,开展共同研发项目5项,成果转让2项,长期驻点专家6人,培养硕博士17人,取得了一批专利成果,产生经济效益达到亿元以上,体现了富有成效的产学研合作,2017年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

2014年9月,广东省“千会万企金桥工程”启动仪式在佛山举行。

广东版“海智计划”全面“开花”

实施广东版“海智计划”,也是我省科协系统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一大抓手。近年来,省科协逐步建立健全“海智计划”工作机制和网络体系,通过建立“海智计划”基地和工作站,为有关企业、园区及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柔性引才引智,促进国际科技资源的引入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五年来,全省共建立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工作基地、示范基地和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10个,建立海外境外“广东省科协海智工作站” 9个,建立“广东省科协海智工作站”29个。2014-2017年广东省科协连续4年被中国科协评为“海智工作先进单位”。

一方面,充分发挥地方科协海智工作的优势和作用。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协调,积极争取对科协组织开展海外招才引智工作的支持,指导地市、县(区)科协充分发挥各自海智工作对外合作交流的优势和作用,大力开展海智工作,助力地方创新驱动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如深圳基地发挥特区地域优势,承担了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国家资源平台“深圳站”的工作,2017年共向深圳市的企业和研究机构推介了国际合作项目56项,组织推荐企业参加“中美创新与对接投资大会”,举办了2017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全球大学生创新营等活动。东莞、汕头基地积极洽谈科技项目、发布海外需求、常态化举行海外高层次人才对接交流会,促成了一批项目落地。

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我省科技资源需求较集中的开发区、产业园区以及大中型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广东省科协海智工作站”。其中,“华南现代中医药城工作站”通过海智平台的招商活动,在引进项目落地、带动企业开发新产品、技术改革创新等产业要素上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就超过了10亿元。2017年,“中国中山留学人员创业园工作站”入园评审项目达48项,其中3个项目获得“中山市引进第六批创新创业科研团队”,4个项目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网评,在引进高层次人才和优质项目上取得了突出成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