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公路学会
您的位置: 首页 >学会之窗>广东省公路学会>学会动态>详细内容

具身机器人发卡收费系统正式落地广韶高速钟落潭收费站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4日 来源:省公路学会 【字体:

10月31日,部分参加“2025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与交通安全发展创新大会”的与会代表赴广韶高速钟落潭收费站参观,实地观摩全省首套具身机器人发卡收费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亲身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在高速公路收费场景中的创新应用。

图片1(1)  

在钟落潭收费站,代表们现场观看了智能发卡收费机器人的完整作业流程。据介绍,该具身机器人发卡收费机在“智能化”与“主动服务”方面实现深度融合,显著区别于传统收费设备。系统集成三大核心模块:AI视觉识别系统充当“眼睛”,实时感知车辆位置与车窗高度;智能决策算法作为“大脑”,依托多层神经网络技术快速生成操作指令;高精度机械臂则担任“双手”,精准执行递卡动作。三者协同作业,实现“递卡到手”的主动服务模式,司乘人员无需解安全带、无需靠近安全岛,即可轻松完成取卡操作,彻底告别传统“开窗、探身、按键”的繁琐流程。

ScreenShot_2025-11-04_152733_267  

该机器人的一大技术亮点在于其强大的环境自适应能力。不论是对接高大货车还是低矮跑车,系统均能在车辆驶入瞬间精准识别车窗位置,通过智能算法规划最优递卡路径,机械臂随之灵活调整角度与伸缩幅度,将通行卡平稳递至司机手中。整个过程流畅自然,无需司机二次调整车辆,既提升了操作安全性,也将车道通行效率提高约30%。

现场参观人员普遍对该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体现了“以司乘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并期待该项技术能在更多地区推广应用。

作为广东省交通集团推进高速公路智慧化升级的标杆项目,钟落潭收费站落地的“机械臂式AI收发卡机器人”,不仅是全省首例具身机器人在收费场景的规模化应用,也填补了省内无人化收发卡技术空白。该项目的成功实施,标志着人工智能终端实现了从技术研发到场景落地的重要突破,其为全省乃至全国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