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基层科协>广州>越秀区>详细内容

广州市越秀区科协联合举办“公园里的四季”——“探索自然精灵的家”首场活动

2025-08-01 来源:广州市科协 【字体:
阅读:

7月18日,暑期生态科普夏令营在广州市越秀区洪桥街三眼井社区展开。作为“2025年广州基层科普行动项目”及“科普助力‘百千万工程’——‘公园里的四季’城市公园生态环境教育与环境感知科普”的特色课程,“社区生态小先锋・探索自然精灵的家”活动,让孩子们化身自然探索者,深度感知身边生态之美,实践环保行动,成为城市生态文明的“小种子”。本次活动由广州市科协主办,越秀区科协协办,广州市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和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承办,越秀区洪桥街道办事处、越秀区洪桥街道科学技术协会、恒信东方儿童(广州)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市巾帼科技志愿服务队支持。

图片1

本次夏令营紧扣“探索自然精灵的家”这一主题,巧妙地将科普课堂搬到了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社区公园,旨在引导青少年从最熟悉的社区环境出发,认识身边的动植物“邻居”,理解它们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培养观察力、实践能力和生态责任感。活动吸引了30余名青少年参加。

首场活动聚焦于社区丰富的植物资源。在社区活动中心,课程主讲老师风景园林设计高级工程师许哲瑶为孩子们揭开了植物分类学的初步面纱。从叶片形状、生长习性到植物的分类逻辑……这些看似抽象的概念,通过与社区内触手可及的“榕树家族”(高山榕、细叶榕、垂叶榕、黄葛树)以及开花乡土植物(大花紫薇、桂花、白兰、红花羊蹄甲)等具体物种相联系,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观察、触摸、闻香,一个个知识点变得鲜活易懂。

随着老师一声号召,同学们分成12组,分别认领了属于自己的植物“伙伴”,投入到“植物身份证”的创作中——有的仔细描摹叶片脉络,有的认真标注植物特性,还有的在标牌上画上可爱的卡通图案,让每一块标牌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自然名片——精美的植物标牌。标牌上不仅标注了植物名称、分类和特性,还记录了孩子们的美好寄语。

傍晚时分,孩子们手持亲手制作的标牌,在老师的带领下,依据社区植物认知地图,化身“植物侦探”,用刚学到的知识通过观察、触摸、闻香等辨别植物类型,找到结对植物的“家”。当一个个植物标牌稳稳插进土壤,孩子们与植物朋友的合影里,满是成就感与对自然的热爱。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对植物特征的记忆,更将知识学习、艺术创作与实地探索完美结合,让“认识植物、爱护绿植”的理念深深植根于孩子心中。活动结束时,社区里悄然增添了12个充满童趣与科普意义的植物标识牌,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