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基层科协>广州>越秀区>详细内容

广州市越秀区科协联合举办 “生态探秘·自然解码”定向越野活动

2025-08-22 来源:广州市科协 【字体:
阅读:

8月9日,夏日的羊城,绿意葱茏的越秀公园东秀湖畔,“生态探秘·自然解码”定向越野公益亲子活动在此举办。20余组亲子家庭化身“生态小先锋”,手持特制地图与工具包,穿梭于湖光山色与历史遗迹之间,在沉浸式的任务挑战中解码自然奥秘,触摸城市文脉。这不仅是一场妙趣横生的周末亲子之旅,更是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公园里的四季”城市公园生态环境教育项目的重要实践,是科普深度融入“百千万工程”、赋能绿美广州生态建设、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生动缩影。

本次活动由广州市科协牵头主办,越秀区科协协办,广州市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和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承办,并得到越秀区洪桥街道办事处、越秀区洪桥街道科协、广州市越秀公园管理中心、广州新华学院、恒信东方儿童(广州)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导赏促进会、广州市巾帼科技志愿服务队的鼎力支持。

活动紧扣国家“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要求,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和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旨在将城市公园转化为开放共享的“自然学校”和“生态实验室”。通过精心设计的科普活动,引导公众特别是青少年,重新发现身边的生物多样性之美,理解生态系统运行规律,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内涵,同时挖掘和传播广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百千万工程”注入绿色动能和人文温度。

活动创新融合定向越野运动与生态科普、历史文化体验,打造出极具吸引力和教育实效的活动模式。环东秀湖区域被巧妙设置为探索赛场,六大精心设计的任务点如同散落的珍珠,等待“小先锋”们去发现和串联。

在东秀湖观鸟点,亲子家庭一边在专业科普志愿者的引导下,学习鸟类生活习性、栖息地选择等知识,理解湿地生态系统对鸟类生存的重要性,一边在《水鸟生境观察记录表》上认真填写观察结果和绘制自然科学笔记,将知识内化于心。

在岭南本草区域,参与者需将越秀公园里的岭南特色草本植物与其对应的药用功效卡片进行匹配,随后借助VR虚拟现实技术,“穿越”到中药炮制现场,沉浸式观看药材从采摘、清洗、炮制到成药的过程,感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魅力,领略岭南本土植物的独特价值。

在乡土植物树荫下,亲子家庭合作,运用测量尺,亲自动手测量植物的胸径。通过动手实践,孩子们直观理解了树木测量在林业科研和生态监测中的意义。

在“四季芳华”微花园,亲子家庭共同协作,利用提供的植物素材(代表不同季节的岭南特色植物)和微型建筑构件,设计并搭建微缩的植物配置景观模型。孩子们在动手过程中,理解植物在四季更迭中的形态变化、色彩搭配,以及植物配置在园林造景、空间营造中的应用智慧,感受自然时序之美。

在明城墙遗址与越王台下,参与者聆听由一级注册建筑师廖颖华带来的生动讲解。引导大家思考历史人文遗迹与公园自然生态和谐共存的意义。

图片1

活动通过科技赋能、任务驱动和跨学科融合,探索了“公园+科普+体育+文化”的创新科普路径,有效提升了科普活动的参与性、趣味性和实效性,为亲子家庭提供了在真实自然场景中探索学习的机会,有效提升了青少年生态认知与科学兴趣。同时也为在超大都市公共空间开展常态化、高品质生态环境教育提供了实践经验。

“公园里的四季”项目系列活动,是科普工作下沉基层、服务“百千万工程”、助力绿美广州生态建设的创新实践,为在超大城市的公共空间开展常态化、高品质生态环境教育,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越秀样本”。项目不断开创多元、优质的公园+科普形式,让科技之光点亮美好生活,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热爱科学、珍爱生态、传承生态文明的种子,为培养具备生态文明素养和科学精神的未来公民,为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贡献坚实的科普力量,为绿美广东、美丽中国建设孕育无限的希望与动能。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