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省科协科技社团秘书长沙龙暨“学会江门行”产业需求对接活动举办
30余省级学会专家齐聚江门,为县域产业升级注入“科技活水”
4月27日,2025年度省科协科技社团秘书长沙龙暨“学会江门行”产业需求对接活动在江门开平碧桂园凤凰酒店举行。来自30余家省级学会的专家与江门各县(市、区)科协代表面对面交流,为江门产业升级精准把脉,助推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江门近年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24年GDP突破4210亿元,工业投资连续两年破千亿,金属制品、食品、家电、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根基深厚,石化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船舶与海工装备等新兴产业加速崛起。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更明确提出,要抢占中微子技术、低碳能源、前沿新材料等产业新赛道,前瞻布局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江门市科协主席灵君在致辞中表示,江门正处于产业升级的关键期,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科技引领。随着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建成通车,江门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但部分传统产业仍面临数字化转型、核心技术攻关等难题。此次活动旨在搭建一个地方所需与学会所能的“双向奔赴”平台,以学会智力资源对接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推动“百千万工程”在江门落地见效。
活动现场,蓬江、江海、新会等7个县(市、区)科协主席依次登台,亮出本地产业“需求清单”,比如印星机器人盼突破毫米波雷达抗干扰瓶颈;万木新材料攻关300℃耐高温硅胶,杰能刀剪装备探索高性能园林锯磨削工艺;润宇传感器聚焦六维力传感器标定技术和台山蚝业协会急需海工装备专家支持等,共有25项企业产业需求。
在座谈交流环节,省级学会代表针对需求清单纷纷支招: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张旭表示,以“科创广东”场景运营项目为契机,大力推动江门产学研用融合,竭力解决企业的迫切需求。省航空航天学会副理事长孙长江也提到江门恩平已建有冯如低空经济产业园,将加强学会与地方联动,共同推动江门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省食品学会秘书长彭红梅建议,针对预制菜汤类食品研发,可联合高校开展营养成分保留技术攻关。“这些需求涉及高端装备、健康食品、新材料等多个领域,既有共性技术瓶颈,也有个性化创新诉求。”省科协学会学术部部长汪培升表示,省级学会将依托跨行业协同、知识密集和人才集聚优势,推动江门产学研深度融合,围绕技术升级与成果转化,提供精准技术路线图、创新资源导入及全链条人才培养服务,以科技力量赋能江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接下来,江门市科协将紧紧围绕江门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进一步发挥科协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各省级学会的对接合作,积极导入省级优质项目、人才资源,共建学会服务站、博士创新工作站,打造“邑科创”服务品牌,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为江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科协力量。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