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科协牵线搭桥科技助力传统食品产业提质增效
3月26日,梅州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李丹率调研组赴兴宁市众一口食品科技(梅州)有限公司开展专题调研,聚焦企业漉菜干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夹带沙子”技术难题,探索通过超声清洗技术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何小娟,学会部部长郭磊、市科技馆馆长杨秀丽;兴宁市科协主席黄志平,副主席黄德强、办公室主任胡珊陪同调研。
调研中,李丹一行深入众一口公司生产车间,详细了解漉菜干的制作工艺及品质管控流程。企业负责人余彦雄反映,漉菜制作在传统晾晒环节易混入沙粒,虽经多道人工清洗仍难以彻底清除,影响产品口感和市场竞争力。对此,市科协提出科技解决方案,计划将该企业与蕉岭固特超声(广东)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技术对接,引入高效环保的超声波清洗设备,以科技创新破解生产遇到的问题。
李丹指出,食品产业是梅州特色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市科协将持续发挥桥梁作用,契合“百千万工程”,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及科技企业资源,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她表示,漉菜是兴宁的特有资源,要在保持口感、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突破产能、完善程序、打造品牌,成为梅州市对外联络的“手信”产品。她强调,应用超声波等先进技术不仅能精准解决漉菜清洗难题,更能为客家传统食品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注入科技动能,助力企业提质增效。企业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会进一步加大产能,同时对接省专家共同研发以及深化酸菜、漉菜乳酸菌中的应用研究,聚焦消费者对天然、低盐、功能性食品的需求,推动漉菜制品向“零添加防腐剂”“活性益生菌保留”升级,凸显“自然发酵·活性营养”的健康属性,从而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
梅州市科协近年来持续打造“企业需求科技创新”平台,为本土企业匹配技术解决方案。兴宁市众一口公司作为省级“客家风味食品”龙头企业,其漉菜干产品年产量约300吨,技术升级后有望成为客家预制菜产业新标杆。蕉岭固特超声公司系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超声波清洗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等领域。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