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南海科普课堂进校园”活动走进金沙中学
11月3日,佛山市南海区科学技术局(科协)主办的“南海科普课堂进校园”活动,在金沙中学举办。活动特邀季华实验室钟志成博士,以“追光筑梦・科普同行”为主题,为该校初一学子带来一场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的光学科普讲座,让抽象物理知识在互动探索中“活”起来。
讲座以“身边的光”为切入点,巧妙拉近科学与学生的距离。钟志成博士依托华中科技大学博士专业背景,结合季华实验室在光学工程领域的前沿研究经验,先阐释光的电磁波本质与波粒二象性,再用“树叶呈绿、秋日变红”等生活化现象,拆解“红、绿、蓝”三原色的色彩密码——通过学生熟悉的自然场景,将抽象光学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知识,让大家直观理解“科学藏在日常里”。
趣味实验与原理讲解的结合,更是点燃了学生的探索热情。讲解光的折射规律时,钟博士现场演示“消失的杯子” 实验:当橄榄油与玻璃折射率相同时,光线无偏折导致杯子 “隐身”,神奇现象引发全场惊呼;解读彩虹形成机制后,他还分享“水雾背阳造彩虹”的简易方法,鼓励学生课后动手实践。从双缝干涉的条纹规律、泊松亮斑的衍射奇观,到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精密测量、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的衍射应用,博士用通俗语言搭配专业图示,将光的折射、干涉、衍射、偏振四大核心特性讲得透彻易懂,打破了学生对“高深科学”的畏惧。
前沿技术科普环节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科学视野。钟博士介绍了手机潜望长焦镜头、显微镜、DUV 光刻机投影物镜等光学成像技术,详解3D眼镜的偏振原理与液晶显示屏的工作机制,让学子明白光学技术如何赋能日常用品;同时提及季华实验室作为广东省首批省级实验室的实力——1212人的科研团队、众多院士与高层次人才集聚,既展现我国在先进制造与光学领域的硬核实力,也让学生感受到科研工作的魅力。
互动问答环节同样热烈。学子们围绕“人造彩虹的更多方法”、“光谱如何揭示宇宙膨胀”等问题踊跃提问,钟博士逐一耐心解答,还引导大家保持对自然与科学的好奇心。整场讲座既有专业深度,又不失科普温度,成功将抽象公式转化为生活现象,将前沿成果转化为学生成长的 “科学种子”。
佛山市南海区科技局(科协)负责人表示,科普课堂进校园是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的重要举措。后续,南海区科协将继续联动季华实验室等科研机构、专家资源,丰富科普内容与形式,让更多前沿科技知识走进南海区中小学,助力青少年在科学探索中筑梦成长,为全区科技创新储备后备力量。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