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媒体报道>详细内容

【南方网】中国科协年会顺德设分会场 专家学者建言

2015-05-29 来源:南方网 【字体:
阅读:

佛山日报讯记者莫璇报道:昨日,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开幕。顺德区作为省内唯一的分会场,在华桂园同期举行“机器代人”与智能制造论坛,邀请国内智造领域的专家、《中国制造2025》 规划的参与者等,与顺德各界代表分享智造的真知灼见。

中国科协年会是我国科技领域高层次的盛会,今年以“创新驱动先行”为主题,有国内外4000多名科技人士参与,包括10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等著名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特邀报告会、科普活动、党政领导与院士专家座谈等活动。

顺德区副区长刘怡说,顺德正致力于打造珠三角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核心区及广东省机器人产业示范区,重视推进引入优秀智能项目,鼓励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等公共技术平台落地,加强“产学研”合作等工作,探索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期待论坛带来新启发。

分会场主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协副主席瞿金平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主席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田苗教授担任。《中国制造2025》规划参与者、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兼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朱森第首先做了题为《推进智能制造的战略和着力点》的主题报告。

朱森第说,中国制造由“大”到“强”,要以两化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制造业的发展方向要记住十个字:绿色、智能、融合、服务、超常。”朱森第说,现阶段“融合”对发展智能制造至关重要,将促使制造业提升、改变制造模式及形成新兴产业。

中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制造业水平跨度覆盖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初,大量中小企业还处于机械化阶段。如何破题?“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也是一样。工业2.0补课,工业3.0普及,工业4.0示范,采用并行发展的战略。”朱森第说,不能考虑2.0和3.0之后再看4.0,这样永远赶不上发达国家。

从宏观走势回到微观操作,瞿金平在《创新驱动产品智能制造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主题演讲中建议,以产品创新、装备创新和模式创新推进产品制造业产业链上的技术协同创新和集成开发,突破基础工业瓶颈的制约。

而苏州大学教授孙立宁在演讲《工业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中,分析我国机器人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他认为,目前国内正在建设不少机器人产业基地,在广东有佛山和东莞。特别是佛山,在“机器代人”上喊出了最强烈、最积极的声音,一批企业如美的等已先行先试,看好佛山很快出现机器人产业集群。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