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环境科学学会牵头华南理工大学芦荟之家新污染物治理先锋队开展科普实践活动
科普小摊”进社区,趣味游戏破难题
在2025年全国科普月到来之际,省环境科学学会牵头启动系列科普活动。全国科普月期间,学会将联动分支机构、地市学会、会员单位,开展近50场科普活动,三大在行动科普活动中,“省学会在行动”专题组织13场,“会员、分支机构在行动”专题组织20场,“地市学会在行动”专题组织10场,以专业之力点燃公众生态环境保护热情。
此次,跟随华南理工大学芦荟之家新污染物治理先锋队的脚步,了解他们如何通过“科普小摊”进社区、趣味游戏破难题等,开展科普宣传的事迹。
“用餐过程吃剩的食物残渣和使用过的纸巾能不能扔进同一个垃圾桶?”“阳台的积水放多久会变成蚊子的‘育儿房’呢?” 在佛山顺德排沙社区,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芦荟之家新污染物治理先锋队(以下简称先锋队)的队员们正在为居民们答疑。适逢首个全国科普月,在这场题为“绿色健康双推进”的活动中,队员们带着科普知识和趣味游戏一起深入市民生活。
先锋队队员以生活常见问题开篇,瞬间抓住了居民们的注意力。尽管 “垃圾分类细则”“蚊媒传染病传播原理”等知识对部分居民而言略显陌生,但队员们通过生动的比喻,搭配海报上的示意图,让科普讲解变得通俗易懂。
“垃圾分类大闯关”卡片游戏是现场的大热门。四个色彩分明的迷你分类桶整齐摆放,小朋友们围绕在队员们身旁,兴致勃勃地抽取印有不同图案的卡片,认真思考每一张卡片对应的垃圾分类类别。游戏中有上百张卡片,涵盖外卖餐盒、过期药品、废旧电池等生活常见物品,覆盖了居民日常垃圾分类的高频场景。居民在“闯关”的互动体验中,解开了以往分类时的困惑,更将垃圾分类的标准和方法牢固掌握。
在疾病防控科普专区,抽签问答同样如火如荼地进行。
一个个问题与防控基孔肯雅热的实践紧密结合,“闲置花盆托盘积水几天会滋生蚊子?”“空调冷凝水如何处理才能有效防蚊?”等问题直击社区防控潜在盲区,这种将防控经验转化为趣味抽签游戏的形式,让居民在一问一答的互动中对“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的防控核心有了更深的理解。
活动吸引了超过40组社区家庭参与,先锋队发放了百余份宣传手册,现场互动气氛热烈,科学科普的种子也悄然播下。 本次活动精准服务了社区现实需求,这种校地联动的科普形式,成为全国科普月“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的一个生动缩影。
未来,芦荟之家新污染物治理先锋队将继续深化社区科普服务,结合专业所长创新活动形式,力争在科普实践中书写环境学子的责任担当,让青春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持续闪光。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