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会长侯凡凡院士荣获2025年国际肾脏病学会先驱者奖
日前,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第二十八届学术年会(CCSN 2025)在河南省郑州市顺利召开。在10月23日ISN-CSN联合论坛上,举行了国际肾脏病学会(ISN)2025年先锋奖(ISN Pioneer Award)颁奖仪式,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内科主任、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会长侯凡凡获颁2025年国际肾脏病学会先驱者奖。

侯凡凡院士荣获2025年国际肾脏病学会先驱者奖
据悉,国际肾脏病学会汇聚超过163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0余名医疗卫生专业人士,2013年起设立的ISN先锋奖。根据评选标准,获奖者应是所在国家或地区的肾脏病学先驱,在学科发展历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声望或许在其区域之外鲜为人知,却以毕生精力致力于肾脏病学事业。
侯凡凡院士主要学术贡献回顾
侯凡凡教授在创建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新策略,改善IgA肾病的临床治疗实践,揭示膜性肾病新的危险因素,以及在基础研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取得多个里程碑式成就:
1.开拓延缓CKD进展的新策略
一项开创性RCT,阐明即使在CKD晚期患者中,持续应用RAS阻断治疗仍能安全、有效地延缓肾功能丧失,这项研究结果改变了临床肾脏病治疗实践(N EnglJ Med 2006);
另一项RCT证实补充叶酸治疗可降低中国成年高血压患者首次卒中风险(JAMA 2015),并延缓CKD患者的肾功能丧失(JAMA Intern Med 2016)。
2.改进lgA肾病的治疗实践
一项RCT强调在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MMF可显著改善肾脏疾病的预后(JAMA Netw Open 2023)。
一项真实世界研究证实,与单纯的支持治疗相比,免疫抑制治疗可使IgA肾病患者发生不良肾脏结局的风险降低40%(CJASN 2023)。
提出肾小球巨噬细胞浸润强度可预测IgA肾病患者对免疫抑制治疗的应答(JASN 2021)。
3.发现膜性肾病的新危险因素
在一项覆盖中国282座城市、超过7万名受试者并历时11年随访的研究中,首次发现空气污染与膜性肾病发病风险升高显著相关,呼吁全球关注空气中细小颗粒物对肾脏健康的威胁(JASN 2016, Nat Rev Nephrol 2018)。
4.基础科学领域的贡献
侯凡凡院士在肾脏疾病发病机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尤其是阐明了非编码RNA在调控肾脏纤维化信号通路(Sci Transl Med 2018,Nat Commun 2022)及糖尿病炎症(Mol Ther 2021)中的作用。
侯凡凡院士的研究揭示了肾-脑轴介导的RAS激活可加速CKD进展诱导胰岛素抵抗,并导致CKD患者的心力衰竭(JASN 2015,EBioMedicine 2018,STTT 2023)。

侯凡凡院士发表获奖感言

获奖合影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