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党建动态>详细内容

奋进的党支部文明的广东科学馆——创先争优排头兵的事迹

2014-06-10 来源: 【字体:
阅读:

  广东科学馆,2011年12月被中共广东省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被省直机关工委授予“2008-2010年省直机关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广东科学馆党支部被省委组织部、省直机关工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广东科学馆,这座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建筑物,它丰富的内涵远远超于它的外表。广东科学馆党支部的积极工作,使广东科学馆的精神文明工作成为全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没有围墙的科学馆

  广东科学馆奠基于1956年,1958年竣工,是陶铸同志为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活动而批准兴建的,郭沫若同志亲笔题写馆名。广东科学馆座落在风景秀丽、四季如春的越秀山南麓,中山纪念堂西侧,是新中国最早兴建的科技活动场所之一。

  时光进入到21世纪,相对于新建立的广东科学中心,广东科学馆可以展示给公众的展览和科普器材并不算多。如何实现广东科学馆新时期的工作定位,成为广东科技进步、学术交流和科普工作的助推器?这是广东科学馆新时期需要解答的课题。广东科学馆党支部积极发动党员和群众,出谋划策,努力打造一个“没有围墙的科学馆”。为了解决我省许多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没有科学馆,公众难以享受到科普公益服务的难题,决定购买科普大篷车,开始了“拆除科学馆围墙”、延伸服务对象范围的工作。每年广东省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广东科学馆的展览都成为最吸引公众的亮点。这也更加坚定了科学馆的新方向、新走势,就是成为流动的科学馆,不再禁锢于一栋建筑物中,走出馆门,走入乡镇人群,把科普送到更急需的地方。


广东科学馆赴清远市清新县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图为馆长何少强代表科学馆向学校赠送科普拼图。

  走出馆门,同样也体现在广东科学馆不断丰富科普展览和巡展的内容、方式、方法和手段。在科普展览主题方面,结合当前社会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与中国科技馆开展主题展巡展合作项目,每年引进两个主题展项目;与省级学会合作,制作出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主题展览;在科普巡展方面,在省科协科普部的指导下,上下联动,开展科普大篷车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巡展活动;在科普阵地和条件服务方面,积极探索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模式,与学校、社区、科技馆建立分支点,创建“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基地”,通过广东科学馆作为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的辐射作用,把基地单位的人力和场地资源与科学馆的科普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搭建共享平台,使有限的科普资源辐射到无限的科技教育之中,在全社会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为了进一步加强“没有围墙的科学馆”的建设工作,在科普展览部部长党员胡小清的带头下,广东科学馆对传统的略显笨重的展架进行了改造,开发出多套可拆装、适宜室内室外使用的便携式展架,使外出展览更加方便可行,大大节省了现场布展的工作量,同时又提高了展示效率。接着,围绕广东省城乡科技经济发展热点问题,积极寻求与基层科协、学会及有关部门合作,以较少的投入,编制出《环境保护在我身边》、《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等一批大型专题科普图片,同时制作一批大型科普图片资料光盘无偿提供给合作单位、基层科协印制使用,使展览部拥有全省内容最丰富的大型科技图片展览资源,成为全省公认的大型科普图片展览中心。随后,又在巡展的基础上组织了科普宣传演讲组、成立了科普小剧组、科普投影组和“流动科普书屋”等。

  “拆除科学馆围墙”得到省委宣传部等有关部门和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广东科学馆的工作如虎添翼,实现科普资源共建共享,让公众广泛参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11年,广东科学馆被评为“广东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先进集体”。 

  没有怨言的服务团队

  笔者在采访广东科学馆时,馆长兼党支部书记何少强介绍:“我们会场服务和技术保障的工作人员,都是需要从事一些琐碎的工作,每个人都很平凡,但是功能很重要。”会议签到、茶水服务、调试音响设备、场地布置等等,每一项工作内容其实都是很重复的。看上去,这些工作似乎都很简单。实际上,就算是调试音响的音量,也有很多的讲究。然而,光是凭着一眼外观,大家并不能看到这些细枝末节处的讲究,也就容易忽视了科学馆里每一个默默奉献的工作人员的努力和心意。

  没有怨言,科学馆里的工作人员都以做好本分为自己的要求,以一颗既耐烦又平凡的心,守护着科学馆,认真做好一切看似机械模式的工作。“我们馆有很和谐的工作氛围,虽然我们的工作看上去很无趣,但是每一个人就是抱着一种‘个人并不重要’的心态来辅助大局。”何少强说这是他最珍惜科学馆、最引以自豪的一点。当然,科学馆也通过许多方式来关怀员工,不仅每年都组织许多集体活动,更是开展许多提升员工素质的学习机会等,多管齐下保证员工的凝聚力。

  据说,曾经有一个小伙子因为岗位协调的关系,被调去科普展览部。他不愿意经历巡展时会遇见的日晒雨淋,不愿意做一个帮忙抬抬东西、跑来跑去的“苦力角色”,于是对这样的工作调动感到不满意,甚至向领导反映不愿意接受调动。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后,他却向领导表示感谢,因为科普巡展的经历使他受益良多。这样的转变又是从何而来?前文就曾提到,科学馆全力打造了一个流动的科学馆。流动的意义和好处在于可以把科学知识、科学的乐趣送往科普资源最缺乏的地方。“你没看见过,就不会明白他们有多开心。”一个随着科普大篷车到处跑的工作人员对笔者说,有时送科普到边远地区,全村出动来参与的,全校的学生一个挤着一个,甚至恋恋不舍离开的场景即使再常见,也总使得工作人员深受感动。“所有的辛苦和汗水,在看到那种笑脸之后,就觉得值了!”他一脸兴奋地说。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那个原本很怕吃苦的小伙子在要被调往其他岗位前,对科普展览部依依不舍。

  广东科学馆工作人员毫无怨言的工作和热情的服务,被社会认可,省委组织部、省直机关工委、省妇联分别授予广东科学馆为“广东省直机关‘三服务一促进’主题实践活动和谐创建排头兵”、“广东省巾帼文明岗”。 

  没有止境的事业追求

  何少强馆长向笔者介绍,为了践行科学发展观,提升“三个服务”的能力,成为广东科技进步、学术交流和科普工作的助推器,广东科学馆人对事业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因此,按照广东省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意见的要求,围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科学馆充分发挥科普阵地功能,搭建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的高端平台,积极做好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各项工作,全力打造“六个中心”,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是积极打造学术交流中心。近年来,“广东科协论坛”、“广东院士讲坛”、“岭南健康大讲坛”及省级学会的学术交流纷纷在科学馆举行。近年全馆共承办“科协论坛”15场、“院士讲坛”8场、省级学会等科技团体开展学术交流和学术研讨200多场次,参加人数达60000人次,为繁荣我省的学术交流、推进科技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是积极打造科普展览中心。围绕“三个服务一个加强”的工作任务,科学馆积极组织开展科普专题展览活动,先后举办了《震撼与思考———地震科普全国巡展》(广州站)、《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公众安全避险逃生知识普及展览》等大型科普展览活动。近年共举办各类科普专题展览超过300场次,超过200万人次为此受到科普教育。

  三是努力打造科技文化中心。近年来,先后主办和承办了广东省科普作品创作大赛、“广东科学人文论坛”、“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等活动,为推动我省文化强省建设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四是积极打造科技会议中心。每年在科学馆召开省级学会年会40多场,科协系统会议90余场,其它省直单位科技工作会议近40场次,参加会议的人数达2万余人,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的发展,对我省的科技创新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是积极打造科技培训中心。为做好科技培训这篇文章,科学馆充分发挥其历史优势、地理优势、网络优势、人才优势,坚持与时俱进,大胆改革,创新培训理念、方式和内容,坚持突出重点、按需培训、注重实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培训原则,通过策划培训项目或引进优质培训项目,努力打造全省的科技培训基地,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六是积极建设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近年来,广东科学馆通过不断强化员工的服务意识,教育干部职工接待到馆活动人员要主动热情、文明礼貌、增强服务意识,做到岗位职能落实到位,坚持以人为本,温馨化服务,努力让来馆活动的科技工作者“乘兴而来,满意而归”。袁隆平、钟世镇、周福霖、吴硕贤、童庆禧等院士也纷纷前来参加在科学馆举行的各种活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广东科学馆将为广东科技进步、学术交流和科普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成为广东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碑。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