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详细内容

广东省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关于广泛开展首届全国科普月活动的通知
粤纲要办发〔2025〕5号

2025-07-02 来源:省科协科普部 【字体:
阅读:

省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各成员单位,各地级以上市科协,各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各高校科协、企业科协、园区科协,各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密切协同,助力科技强国建设,按照《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关于广泛开展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的通知》(纲要办发〔2025〕2号)、2025年度广东省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有关部署和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组织开展广东省首届“全国科普月”暨第八届“广东科普嘉年华”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题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

二、时间

2025年9月

三、活动内容

(一)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推动《科普法》深入实施,围绕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解读国家及我省的科技政策和战略部署,引领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积极支持投身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建设。

(二)宣传推广科技创新成果。采用公众易于理解、乐于参与的方式,多方位展示“十四五”时期我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取得的重要科技创新成果,彰显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激发创新自信,引导公众及时认识和使用科技成果,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风尚。

(三)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讲好我省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爱国奋斗的故事,展现科技界优秀典型、生动实践和成就经验。深入挖掘展示科技创新成果背后的科学方法、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启迪青少年的科学梦想,凝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强大精神力量。

(四)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普。围绕人工智能、机器人、医疗健康、食品安全、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低碳生活、防灾避险、安全生产、乡风文明等公众关注热点,聚焦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推动科普资源和科普服务下沉基层一线,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促进产业科技创新,赋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

四、主要活动

我省除组织发动全省有关地市、部门、单位积极参加“科普之光”首届全国科普月大型网络展播活动(详见附件1),申报“典赞·科普中国”百佳科普案例(详见附件2),还将在全省范围内全方位、立体式组织开展广东省首届“全国科普月”暨第八届“广东科普嘉年华”活动。横向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和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成员全体行动,广泛推广应用人工智能等新时代科普新理念新技术,线上线下融合,纵向省、市、县(市、区)、镇、村(社区)上下联动,贯穿9月全月,以“1+1+5+N”的创新形式打造新时代广东科普矩阵。

“1”=1个启动仪式主会场(广州正佳广场)

“1”=1个总结大会主会场(广东科学中心)

“5”=5个分会场(考虑设立在广州、深圳、东莞、惠州、湛江)

“N”=N个区域和N领域(纵向为N个地市、县、镇、村区域+横向为省科普工作联席会议、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成员N个厅局单位所代表的不同领域)

通过省会城市主会场核心引领,联动全省 21个地级以上市与多个厅局资源,开展沉浸式科普体验、互动式展演;立体式、全方位展示广东省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新成果,为科技创新强省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科学动能。

其中,重点活动及责任分工如下:

(一)广东省首届“全国科普月”暨第八届“广东科普嘉年华”主场活动(省科协、广州市科协、省科普志愿者协会)

1.启动仪式主会场:广州正佳广场(举办启动仪式及为期 3 天的展览活动);

2.总结大会主会场:广东科学中心(举办总结大会及为期3天的广东省全国科普月成果汇展)。

(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联合行动(省科协、广州市科协、深圳市科协、东莞市科协)

动员组织广州南沙科学城、深圳光明科学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结合大湾区科学论坛等重大活动、高端会议等开展主题科普。

(三)国之重器联合行动(省科协、东莞市科协、江门市科协、惠州市科协)

动员组织散裂中子源、中微子实验、重流离子加速器、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等大科学装置,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重大工程,开展科普活动并拍摄成专题片。组织全网播放。

(四)高校科协联合行动(省科协、有关高校科协)

动员高校科协和学校科技社团,组织校内实验室、课堂等开放,开展跨学科科技交流沙龙、前沿科学讲堂、大师剧展演、科普志愿服务等活动。

(五)企业科协联合行动(省科协、有关企业科协、园区科协)

动员企业(园区)科协,立足企业创新成果、科技特色、人才优势,开展企业开放日、科普报告等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面向公众展示科技创新赋能企业的实践和成果。

(六)科普教育基地联合行动(省科协、有关地市科协)

动员各级各类科普教育基地,策划组织各类特色科普活动,依托特色科普资源展示科技创新成果、传播科学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向公众免费开放或优惠服务。

(七)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省科协、有关地市科协)

动员现代科技馆体系各相关单位,推出前沿科技展览和特色科普活动,发布流动科普创新资源,推动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进基层巡展,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

(八)云上科普月联合行动(省科协)

联合南方网等各大网络平台推动云直播、云展示、云征集等线上活动广泛开展,形成天天有热点、精彩不间断的线上科普热潮。

(九)科普阅读进万家行动(省科协、广东粤科普集团)

在深入开展“广东科普阅读进校园”系列活动的基础上,联合全省的新华书店,面向公众推介优秀科普科幻图书,让优质科普科幻图书走入群众生活,形成全民读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

(十)地市科协联合行动(省科协、有关地市科协)

在广州、深圳、东莞、江门、惠州等开展省市联合行动。其中,广州重点是广州国家实验室科普专场,深圳重点是光明科学城专场,东莞重点是散裂中子源专题片制作,江门重点是中微子专题片制作、双碳实验室专题片制作和台山核电站专题片制作,惠州重点是重流离子加速器和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专题片制作。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级科协要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主动作为、密切配合、开放协同,用好组织化、社会化、网络化手段,为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开展科普、参与科普搭建平台,进一步动员社会各界组织参与全国科普月活动,增强活动的引领力、服务力、影响力。

(二)积极创新,务求实效。要创新科普的内容、形式和手段,促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科普中的应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增强科普活动的科学性、互动性、科技感、体验感,引领科普新风尚。坚持“谁主办、谁负责”,强化举办单位、举办地主体责任,强化内容审核、符合保密要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力戒形式主义,注重为基层减负,高效节约、安全有序举办活动。

(三)联动宣传,营造氛围。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主流媒体、新媒体作用,把握宣传节奏,推出宣传精品,让正能量成为大流量。活动宣传中,请规范使用全国科普月、科普中国等标识,突出活动品牌。为扩大优质科普的联动传播和示范效应,各地科协可填写《广东省首届“全国科普月”重点活动推荐表》(附件3),于7月15日前将电子版发送至联系人邮箱,省科协将遴选优质活动作为重点体系活动或特色亮点活动向中国科协推荐。8月10日起,各活动举办单位可通过全国科普月平台(.kepuyue.com)或科普中国网站(www.kepuchina.cn)获取宣传资源,切实做好全国科普月平台的活动信息发布、情况填报等工作,便于公众了解参与活动。

(四)做好总结,示范推广。请各地级以上市科协、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认真梳理本地市、本领域的活动开展情况、工作成效、典型案例和意见建议,并于9月30日前将活动总结发送至联系人邮箱。省科协将总结全省活动开展情况,并于10月10日前报送中国科协。活动结束后,各地级以上市科协要做好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活动推荐工作,省科协将对组织动员有力、亮点特色突出、服务基层有效的单位和影响大、反映好的活动予以表扬,并择优向中国科协推荐表扬推广。

六、联系方式

(一)省科协科普部

联系人:张奕凯、吴相霖

联系电话:020-83548705、15625262225

邮箱:skxzyk@gd.gov.cn

(二)全国科普月平台

联系人:蒙昌乐,杨宝海

联系电话:010-63589698,010-63581772

附件:1.“科普之光”首届全国科普月大型网络展播活动征集工作方案

          2.“典赞·科普中国”百佳科普案例征集工作方案

          3.广东省首届“全国科普月”重点活动推荐表

         广东省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

       2025 年 7月2日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