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基层科协>广州>黄埔区>详细内容

广州黄埔区科协举办黄埔科普讲坛

2025-11-07 来源:广州市科协 【字体:
阅读:

11月2日,“黄埔科普讲坛—预见未来的你”系列活动走进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本期以“文化传播者的 AI 时代新剧本”为核心主题,本次活动邀请高校教授、企业嘉宾、新闻专业大学生三位嘉宾,以专业积淀与实践经验带来有深度、有温度的干货,吸引了超300名高中生及家长参与,共同解锁AI技术赋能下文化传播行业的发展趋势与职业新机遇。

图片1

北师香港浸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郭中实教授,以《多维视角探寻,人生与学术的智慧密码》为题开讲。他全程用故事串联内容,围绕“边缘与核心”“专业与业余”“智商与情商”三个维度展开分享,幽默风趣,赢得阵阵掌声。讲座中,郭教授以手中的小琴为实物例子,结合社会中常见的小故事,直观讲述了家庭环境熏陶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在专业选择层面,他建议高中生应主动追求专业领域,认为进入专业“俱乐部”,更易成长为人生赢家。同时,他还分享了实现专业精进的两个方法:一是设立“假想敌”,将身边优秀的人作为目标,以此激励自己持续努力;二是践行“15分钟持之以恒理论”,每天投入15分钟专注做同一件事,长期坚持下来,将会更有意义。谈及智商与情商,郭教授提到,古今中外许多成功人士并非拥有高学历,而情商高的人往往能领导智商高的人,因此家长更应关注孩子情商的培养。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新闻学专业学生、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得主梁栋,以《淌过乌卡时代的河流:一名新闻学子的成长手记》为主题,结合自身专业学习与职业探索经历,带来了一场兼具青春鲜活视角与专业深度思考的分享。他从最初选择新闻学专业的初心谈起,到大学生活里专业课程学习、校园媒体实践的点滴积累,再到实习期间接触真实新闻生产流程的体验与反思,每一段经历,都串联起他对“人生选择”的深度思考。他坦言,面对专业方向、实践机会等关键选择时,自己秉持“听从内心,顺其自然”的原则;在成长与职业规划中,要学会平衡“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更需以“不止不休”的韧劲深耕领域,在动态调整中稳步靠近目标。

广州元创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李冬以《AI数字文旅与文化传播的实践路径》作分享。她通过全运会倒计时100天文旅小程序宣传片创作、AI粤语导游系统两个案例,揭秘AI文旅的“魔术”与“温度”,并梳理出AI文旅领域的“英雄职业”图鉴,建议未来的“文旅创想家”保持好奇、链接当下、动手体验,在实践思考中触摸行业未来。

活动现场,主持人发起“高中生敢问榜”。经投票,“如果大家都挤破头上大学,累死累活出来还是找不到工作,这时候该怎么办?”“学校学到的知识真的与未来职业有很大关系吗?”等问题备受关注。一名学生的提问成为全场亮点。他向嘉宾问道:“郭教授讲到最没有幸福感的人就是生下来就应有尽有的人,那未来AI发展好了之后,那时候人们还有幸福感吗?”。为肯定这份思考与勇气,主持人特意为他送上一枚 “勇气勋章”。

此外,活动还设置了高校招生咨询专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广州理工学院、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宁波诺丁汉大学、北师

香港浸会大学等高校招生负责人现场设点,面对面为高中生及家长解答高考志愿填报的疑问,提供专业指导。

活动由广州开发区科协、黄埔区科协,黄埔区教育局携手南方网、粤学习客户端、南方+客户端联合主办,旨在为青少年搭建职业认知与学业规划的桥梁,助力大湾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活动已陆续走进广州市玉岩中学、广州市石化中学、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广州开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学校5所中学,围绕不同前沿领域开展主题分享,既持续为青少年拓宽视野、点亮职业航向,也为区域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