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港澳工程师能力提升研修活动在粤举办
为推动落实粤港澳工程师互认机制,搭建交流之桥,夯实港澳地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社情民意基础,8月15日至20日,“2025年港澳工程师能力提升研修活动”在广东(广州、惠州)举办。本次活动以“数智聚能·湾区引擎”为主题,由中国工程师联合体主办,广东省工程师学会承办,广州市科协(广州工程师学会)、惠州市科协(惠州市工程师学会)、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协办,粤港澳工程师联合体支持。
作为活动核心协办方与重要承办地,惠州市充分发挥“大科学装置+产业龙头”的独特优势,精心策划惠州段研修内容,为近80名粤港澳工程师呈现了一场展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产业创新实力的深度体验,凸显了惠州在大湾区科技协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广州奠基:理论实践结合,奠定交流基础
本次研修采用“广州+惠州”双城联动模式。广州环节聚焦“前沿科研与高校底蕴”,通过多层次、系统化的组织报告和技术讲座,不仅系统构建起工程能力互认与前沿技术的知识框架,更在科学与人文的双重浸润中,深化了港澳工程师对国家科技发展历程与创新生态的认知,为惠州环节的产业实践与技术对接提供了坚实支撑。
惠州亮点:从国之重器到产业创新,展现全链条实力
惠州段研修是本次活动的重要亮点,环节设置紧密围绕惠州科技特色。其中,作为研修活动的重磅技术内容,中国工程院院士、重离子加速器物理及工程专家夏佳文院士,围绕《国之重器:重离子加速器的应用》主题作报告。报告会由惠州市工程师学会会长张方阳教授主持,夏院士结合翔实案例,生动解读重离子加速器的技术原理、战略价值与产业化应用前景,内容引发港澳工程师的浓厚兴趣,现场互动交流氛围热烈。
夏佳文院士做《国之重器:重离子加速器的应用》报告
技术考察环节更是深度展现了惠州的科技布局。港澳工程师实地考察了位于惠州的两大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和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CIADS),近距离感受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宏伟布局与强大实力。随后,研修团深入本地龙头企业华阳集团进行调研,详细了解惠州在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核心技术创新与市场应用成果,为港澳工程师提供了“从基础科研到技术产业化”的全链条视角,搭建了精准的产业资源对接平台。
参观、考察两大国家级科学装置
参观华阳集团
机制创新:共建合作平台,奠定长效交流基础
活动期间,“粤惠工程师学会省市联合工作站”在惠州正式签约揭牌。惠州市科协党组书记涂斯婷、主席何金华、副主席张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邬旻亮,市工程师学会执行会长何文等领导出席仪式。
粤惠工程师学会省市联合工作站签约、揭牌仪式
这一工作站的成立,标志着惠州在粤港澳工程人才协同发展方面迈出机制化、实体化的重要一步。工作站将聚焦工程人才培养共育、资格标准互认、技术项目联合攻关等核心领域,搭建常态化交流合作平台,为惠州加速构建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工程师高地提供持续的制度性支撑。
活动设置多场针对性交流研讨环节,打造 “观点碰撞、经验共享”的对话平台。通过交流研讨,大家增强彼此相互了解与信任,为未来深入合作奠定基础,也为粤港澳工程人才交流对话积累经验。
本次研修活动的结业仪式在惠州举行,为为期六天的活动画上了句号。整个研修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获得参研人员的高度评价。与会工程师由衷感谢主办方、承办方、各协办方精心策划与付出,并期望后续能有更多机会参与粤港澳工程师能力提升交流。活动在热烈的交流与探讨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成功。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