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基层科协>江门>江门市>详细内容

江门举办“侨都科学论坛——低空经济创新应用场景研讨会”
聚焦低空经济 共绘创新发展蓝图

2025-11-07 来源:江门市科协 【字体:
阅读:

11月6日,侨都科学论坛——低空经济创新应用场景研讨会在江门人才岛科技产业园举行。来自行业内的智库专家、高校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低空安全标准构建、多元应用场景拓展、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等核心议题深入研讨,为助力江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智慧动能。

本次论坛由江门市科协、江门市产业发展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库和广东省航空航天学会联合主办,旨在为推动低空经济在安全标准制定和“低空+”应用场景的落地提供学术支撑。江门市科协主席灵君致辞,她指出,江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适飞空域面积居大湾区前三,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应用场景,拥有“冯如故里”深厚航空文化底蕴;通过搭建学术平台,汇聚智库、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等多方智慧,更能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动低空经济加快发展、安全发展,助力企业拓宽多元应用场景、提升核心竞争力。

低空经济创新应用场景研讨会活动现场 

低空经济创新应用场景研讨会活动现场

现场举行了“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库江门联络处”揭牌仪式。据介绍,市科协积极对外链接高端智力资源,前期与大湾区创新智库多次对接、商谈合作,促成江门联络处成立,后续将聚焦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联合开展人才引进、产业升级、决策咨询和科普服务等项目合作,此次研讨会正是联络处推动产学研协同的首个实践活动。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库江门联络处”揭牌仪式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库江门联络处”揭牌仪式

主题分享环节,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库主席庄守堃以《从“飞起来”到“飞得稳”:标准引领下的低空安全与创新突围》为题,介绍今年9月发布粤港澳三地联合起草的首批低空安全标准,包括《低空飞行通用安全保障要求》和《低空飞行基础设施与保障指南》,标准的制定和推广能更好促进制度衔接和推动产业加快发展,强调“无安全,不低空”。同时,新成立的大湾区标准创新协会后续将凝聚三地人才智库的协同优势,协助江门等大湾区城市共同推动低空经济创新发展。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航空学院院长孙长江则梳理全国低空经济发展格局,提到2025年全球低空经济进入规模化爆发期,“国家‘十五五’规划明确规模化发展目标,广东省凭借产业聚集优势领跑,深圳则以政策规划与基础设施布局树立标杆,江门在低空应用领域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孙长江表示,当前产业仍面临空域管理、基建薄弱、商业化不足等挑战,需通过空域改革、基建下沉、模式创新破解,希望江门能率先开展探索示范。

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无人系统实验室主任王强以深圳提出的低空运动为案例,分享低空文旅场景的实践经验,他介绍,依托无人机牵引创新低空滑翔伞运动,打破地理条件限制,更符合城市“低空+文旅”场景的应用,目前已落地10多个场地,更有望联合国际专业团队举办赛事,进一步扩大产业经济价值。江门可以利用好海岛文旅资源,积极发展低空运动项目。

江门市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杜承志则深入解读了《江门市低空经济发展规划(2025-2030年)》,明确“广东省低空制造保障基地、大湾区低空全场景应用示范城市、珠西低空综合枢纽城市”三大战略目标,以制造研发、平台建设、场景拓展、基础设施、空域管理、生态培育等六大路径为支撑,构建“三核三区一走廊多节点”格局。同时落实政策保障和实施三年行动方案,强化差异化布局与区域协同优势,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观启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科普展厅

参观启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科普展厅

听取江门人才岛科技产业园在发展低空产业的规划介绍

听取江门人才岛科技产业园在发展低空产业的规划介绍

研讨互动环节,五邑大学专家和海空行、智联航空等企业代表围绕“无人机人才培训”、“物资运输和应急救援场景应用”和“动力续航技术”等议题发言,在交流中,“场景落地”“空域申请”“低空经济规模化”成为高频词,多维度的建议为江门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少新思路。

据悉,本次研讨会凝聚行业专家智慧,达成“安全筑基、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的共识。未来各方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深化产学研合作,加速低空经济创新成果转化,推动江门低空产业真正“飞得稳、飞得远”,为大湾区建设世界级低空经济产业高地贡献侨都力量。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