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基层科协>阳江>阳江市>详细内容

广东阳东科技小院结硕果:科技创新向下扎根泥土,孕育乡村产业向上生长的繁华

2025-05-06 来源:阳江市科协 【字体:
阅读:

从基层创新实践上升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科技小院模式打破传统农业科研与生产脱节的困境,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新路径。截至目前,阳江市阳东区已建成科技小院5家,另有4家待批。通过“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农业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的运行机制,中国农技协广东阳东科技小院充分发挥“教育筑基、科技赋能、社会服务”的核心功能,构建起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全链条转化通道,助力阳东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

中国农技协广东阳东石斑鱼科技小院

中国农技协广东阳东石斑鱼科技小院于2023年8月以阳江市阳东区众富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单位挂牌成立,组建了5人师资队伍(含广东海洋大学1名教授、3名副教授、1名讲师),派遣培养4名研究生(其中2人常驻),长期服务结对乡土人才8名。基地建有1500综合办公用房,配备食堂、餐厅和住宿条件。

自成立以来,研究团队以“海水养殖高附加值微藻的筛选与开发利用”项目为切入点,解决并优化了菌落净化水质防病害问题,成功攻关饵料问题,提升了鱼苗幼体抗逆性和出苗率,研究出石斑鱼、龙趸鱼养殖标准化方案。依托该成果团队发表5篇SCI论文,获批5项专利(其中3项为国家发明专利)。目前,科技小院依托单位已建设包括200亩的孵苗、育苗养殖基地和250亩的鱼虾苗养殖试验基地在内的两个示范基地,其中设有40个石斑鱼孵化池、20个标粗池、60个吊水池和40个鱼塘,同时在建一个约400研发生物饵料培养基地。通过建立起“亲鱼—鱼卵—鱼苗—成品鱼”的循环生产链,形成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的良性循环,并通过“小院+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获得较强的产业优势。

1

常驻研究生参与农户生产实践 

2024年,依托单位申报并完成众富水产养殖技术科普及产业示范项目,全年共举办1次科普活动,5场线下农民培训,培训农民550余人,接待参观学习96余次,参观人数超过1100人,推广3个养殖新品种和3项新技术,辐射带动9个周边村、800余户养殖户,预计带动产业经济效益达3000余万元。

2

广东省农技协率队实地走访调研中国农技协广东阳东石斑鱼科技小院

中国农技协广东阳东南药科技小院

中国农技协广东阳东南药科技小院于2023年8月以广东粤森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单位挂牌成立,组建6人师资队伍,派遣培养3名常驻研究生,长期结对服务4名乡土人才,围绕“科技兴农”这一核心,重点开展“良种良法研究”与“优质种苗研究”两大项目。自成立以来,研究团队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降低施肥成本;培育了高产、快速生长、抗病性强、亩产值达6-7万元的粤森1号种苗;创新研发“三晾三晒”技术,开发出牛大力干片、花茶、面条、沐足包、面膜、酒、酵素、精细粉、饮料等16余种深加工产品,系列产品在2024年第十二届广东省农业博览会斩获金奖,显著提升附加值,构建起“良种培育-生态种植-精深加工-健康服务”全链条。

3

广东省农技协率队实地走访调研中国农技协广东阳东南药科技小院

2024年,南药科技小院申报并完成南药科普产业化示范项目,向社会提供相关产业技术服务和科普宣传。全年共举办8次科普活动、15场农民培训,受益人数达1100人次,接待参观学习35余次,参观人数超过1500人,推广1个新品种和1项先进实用新技术,辐射带动12个周边村、800余户种植户,技术成果带动产业经济效益达2.5亿元。同年4月,依托单位挂牌成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同年9月,《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阳东牛大力》省级团体标准通过审定并由广东省质量协会发布,以标准化技术推动阳东牛大力的规范化种植和生产,实现“建立一套标准,形成一个龙头,创立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标,带动阳东地区牛大力种植面积突破3万多亩,2000余户农户参与。

4

中国农技协广东阳东南药科技小院开展培训活动

2023-2025年,依托单位共举办了三届中国(阳江)牛大力产业化高质量发展论坛,以航天育种、药理研发、健康应用三大创新实践为突破口,为全国牛大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样本。未来,南药科技小院将继续着眼于科技创新,推进牛大力基因编辑技术研究,提升有效成分含量,探索药用价值开发,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阳东牛大力品牌提升及全产业链标准化发展。 

中国农技协广东阳东大八益智科技小院 

中国农技协广东阳东大八益智科技小院于2023年8月以广东阳江八果圣食品有限公司为依托单位挂牌成立,组建4人师资队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派遣培养1名常驻研究生。研发团队致力于挖掘益智食用、药用价值,以益智油、益智茶、益智预制菜等新产品产业化开发带动南药上下游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发展,在帮助攻关益智果深加工路径中面临的“标准化”难题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2025年2月18日,《阳江大八益智生产技术规程》团体标准与《阳江大八益智茶(代用茶)加工技术规程》团体标准皆符合《团体标准管理规定》的要求,通过专家审查并正式发布,自3月18日起实施。

5

中国农技协广东阳东大八益智科技小院研究团队汇报科技项目成果

目前,借助科技小院这一集智聚才平台,广东阳江八果圣食品有限公司还与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农科院达成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研发出了益智酒、益智粽、益智茎、益智花茶等各具特色的功能性产品。如今已完成建设示范基地1个,推广新品种3个,推广新技术3项,相关技术辐射带动11个周边村、2200余户当地农户,预计带动产业经济效益达4200余万元。举办科普活动2次,开展线下农民培训3场,培训农民310余人,接待参观学习人数超过1500人。

中国农技协广东阳东肉羊科技小院

中国农技协广东阳东肉羊科技小院于2023年8月以阳江市阳东区禾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单位挂牌成立。通过“科技植入+产业升级+人才反哺”模式,“小院经济”激活乡村内生动力,以技术溢出效应带动周边乡村形成湖羊产业集群。

依托单位经多年本土化培育“江浙湖羊”,提升其生长速度、繁殖率和肉质,成功改良出“阳江湖羊”。肉羊科技小院自建成以来,聚焦“肉羊营养配方优化”、“肉羊绿色健康养殖技术”及“肉羊疫病防控技术”三类研究,推广高效扩繁技术和精准营养与饲料资源开发技术,推动广东省农科院动科所、禾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塘坪镇政府开展绿色循环羊产业合作,为优质羊肉生产提供科技支撑。如今,“基地+农户”养殖模式助力塘坪镇成为了一个年出栏5万头,年产值1.5亿元的特色“养羊小镇”。

6]

阳江湖羊

同时,科技小院构建多元主体协助机制,聚焦当地“湖羊”产业需求,集聚广东省农科院绿色循环羊产业研究院、华南农业大学与禾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肉羊养殖关键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广东省民政厅广东开放大学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等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力量,跨部门、跨区域布局科技小院社会化服务体系。2025年,科技小院通过讲座及实地帮扶等形式,培训推广肉羊的绿色健康养殖技术与肉羊疫病防控技术等,以人才赋能湖羊养殖产业发展,构建起“输血+造血”的人才支撑体系。未来,肉羊科技小院将致力于新品系认证和羊肉标准建立,助力塘坪镇湖羊养殖产业稳健发展,令拥有广东基因的湖羊能顺利走向市场。

所有向上生长的繁华,都离不开日复一日地向下扎根。阳东区各科技小院自成立以来,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扎根农村,厚植人才成长的沃土,绘就乡村的繁华景象,构建起扎根与生长的良性循环。未来,阳东区科协将重点谋划区域科技小院集群,以“一镇一小院”为抓手,推动区域产业链优化升级与县域经济全面进步,形成“一点创新、全线突破、全域辐射”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