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科技创新成果科普展启动
展现科技力量,点燃科学梦想
5月26日,2025年阳江市全国科技活动周、科技工作者日活动暨科技创新成果科普展启动仪式在阳江市科技馆举行。
活动由阳江市科技局、市科协联合主办,主题为“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旨在通过开展系列群众性科学技术活动,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在全市营造尊重知识、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同时增强科技工作者的获得感、荣誉感和使命感。阳江市委副书记雷玉春出席启动仪式仪式并致辞。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成果丰硕
近年来,阳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果丰硕,广东(阳江)绿能示范产业园成为省内首个示范园区,合金材料和海上风电两大省级实验室建成投用,张小曳、刘经南院士工作站相继落地,海上风电、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蓝现代化海洋牧场等领域新质生产力培育取得实质性进展。
雷玉春在致辞中肯定了阳江市科技事业取得的显著成效。在此过程中,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踊跃投身科技创新、成果推广、科学普及等各项事业,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促进科技进步、推动全市创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雷玉春希望,各部门要加强引导优质科技资源和服务向基层集聚,提高群众科学素质和生产技能,更好赋能“百千万工程”和全市高质量发展,广大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营造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
七大展区精彩纷呈,展现阳江科技实力
当天,阳江科技创新成果科普展正是启动并面向公众开放。展览精心设置了七大主题展区,全方位展示阳江市在多个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
在“核聚未来”展区,观众可以通过互动设备亲身体验核能发电原理,了解阳江核电技术的发展历程。工作人员介绍,该展区采用先进的展示技术,让复杂的核能知识变得生动易懂。
“金锋匠耀”展区则聚焦阳江传统优势产业——五金刀剪。数据显示,2024年阳江五金刀剪全产业链规模突破550亿元,产量占全国的75%,出口量占全国的85%。展区内,“王麻子”“张小泉”“十八子”等中华老字号品牌的最新科技产品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
“蓝海驭风”展区非常引人注目,这里展示了阳江千亿级风电装备制造产业的最新成果。据介绍,去年阳江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同比增长33.6%,已形成从风电整机到叶片、电机、塔筒等关键部件制造的完整产业链。
其他展区同样精彩纷呈。“味启生华”展区展现阳江“中国调味品之都”从优质原料的严苛筛选,到先进发酵工艺的创新突破;“煅火淬新”展区,展示阳江合金材料产业如何走出了一条“活用财政资金+突破关键技术+促进成果转化+反哺科研投入”的良性循环之路;“耕阔衍象”展区,展现了阳江现代农业在种养、加工等领域的发展水平和最新科技成果应用;“漠阳智造”展区,则彰显阳江智能制造的卓越成就和发展历史。
公益研学助力,点燃科学梦想
作为活动亮点,阳江市中小学生公益科普研学活动同步在阳江市科技馆启动。来自阳西第二中学、方正中学的50名学生成为了首发团成员。
据悉,阳江市科技馆作为2024年全省唯一入选的“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今年,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下,联合阳江教育学会面向全市3000名中小学生开展“阳江市中小学生公益科普研学活动”,推动科学教育普惠化。
该馆相关人员表示,通过参观科技创新成果科普展、体验科技展品和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们能够将课堂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拓展视野,培养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