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赤坎区科协创新科普模式 推广科普大喇叭项目
为深入贯彻落实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要求,切实提升农村群众科学素质,助力“百千万工程”,赤坎区科协积极探索科普新路径,4月开始在北桥街道全面推广科普大喇叭项目,搭建起科普知识 “常下乡、常在乡” 的长效平台,让科学知识与惠民政策 “声” 入千家万户,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创新载体,激活传统媒介新活力
针对农村地区科普资源短缺、信息传播 “最后一公里” 难题,赤坎区科协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科普工作,瞄准互联网+大喇叭的云广播技术,充分应用大喇叭直通乡村群众的传播优势,以“科普中国”权威科普知识为资源库,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科普宣传阵地。在北桥街道金田村委等试点区域,科普大喇叭避开村民休息时段定时开播,精准覆盖 5000 余名村民,让科学知识乘着 “声波” 走进田间地头,实现了科普宣传的广覆盖、深渗透。
精准滴灌,定制群众需求 “营养包”
在赤坎区科协指导下,北桥街道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精心烹制科普 “有声大餐”。聚焦农业生产,大喇叭化身 “田间导师”,传授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新型农机具操作等实用技术;在生活科普领域,变身 “健康管家”,围绕健康饮食、疾病预防、家庭急救等主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科学知识;同时,紧扣乡村振兴政策,解读农业补贴、惠农福利等政策红利,助力村民把握发展机遇,为乡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多元赋能,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科普大喇叭的常态化运行,让北桥街道乡村风貌焕然一新。村民们逐渐告别传统经验思维,主动拥抱科学理念,将科学方法融入生产生活。健康科普知识引导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防灾减灾宣传显著提升群众应急能力;移风易俗、生态保护等内容的传播,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人心,有效提升村民环境治理意识,邻里互助、文明和谐的新风尚在乡村蔚然成风。
赤坎区科协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着力提升科普信息化能力,持续整合各类科普资源,其科普大喇叭项目的成功实践,不仅为破解农村科普难题提供了创新样本,更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创新活力。下一步,赤坎区将持续深化 “三下乡” 活动,不断拓展服务渠道、创新服务形式,让科普之花在农村大地绚丽绽放,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