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基层科协>广州>越秀区>详细内容

广州市越秀区科协联合举办“黄花岗公园蘑菇奇趣展”科普活动

2025-08-26 来源:广州市科协 【字体:
阅读:

8月17日,“公园里的四季·秋之课:黄花岗公园蘑菇奇趣展”科普活动举行,面向社会精准招募100组亲子家庭,通过沉浸式体验开启“菌”彩纷呈的秋日自然之旅。现场超300人次在专业保障下,实现科普零距离。本次活动是“2025年广州基层科普行动项目”及“科普助力‘百千万工程’——‘公园里的四季’城市公园生态环境教育与环境感知科普”的蘑菇主题特色课程,由广州市科协主办,广州市越秀区科协协办,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与广州市女科技工作者协会联合承办,并获广州市越秀区黄花岗公园、越秀区黄花岗街道办事处、越秀区黄花岗街道科苑社区居委会、广州市阳光天使社工中心、七色光志愿者队的全力支持。活动通过融合真菌科学、生态保护、生活应用、互动娱乐及文化创意五大维度,成功构建“科普-艺术-休闲”三维一体的公园城市新场景,是深化公园建设、推动科普下沉、服务“百千万工程”的创新尝试。

图片1

真菌科普展览现场鲜活呈现了餐桌上常见的香菇、木耳、羊肚菌、虫草花等家常菌种,更带来了森林中令人敬畏的“毒菇杀手”——如剧毒的致命鹅膏,其纯白菌盖与纤细菌柄下暗藏的致命风险,直观展现了蘑菇世界的“双面性”。展品既有经专业处理后形态完整、菌盖饱满、菌褶分明的野外采集毒蘑菇、可食蘑菇及药用蘑菇标本,也有市场新鲜采摘的各类蘑菇。参观者得以近距离观察不同蘑菇的生境与鲜活形态,多维度感受这个庞大“蘑菇家族”的奇妙风采。

活动不仅为参与者打造沉浸式的蘑菇认知场景,更设计了多层次互动观察环节。在蘑菇观察区,大家可近距离端详各类蘑菇的形态细节,直观掌握不同种类的外观特征差异;微观体验区则配备专用显微镜,供参与者观察蘑菇的“种子”——孢子。透过镜头,原本肉眼难辨的微小孢子清晰呈现,专业人员手把手指导操作与观察,助力大家从微观视角深入探寻蘑菇的生命奥秘,实现从“看得到”到“看得懂”的认知跃升。

现场设置多块毒蘑菇科普展板,其中“华南常见毒蘑菇图”搭配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折页等资料,帮助大家快速识别剧毒鹅膏“头上戴帽,腰间系裙,脚上穿靴”的典型特征;同时以醒目文字警示误食毒蘑菇的严重后果,从恶心呕吐等轻微症状到器官衰竭的致命风险逐一说明,并清晰罗列中毒后的急救步骤。兼具知识性与实用性的内容,让参与者系统化认识了这个神秘且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真菌世界。

现场精心设计的五大互动环节,让参与者在玩乐中深化认知。活动还特别展示多种蘑菇专业图书,为好奇的参与者提供深入学习的“知识补给站”。趣味游戏、动手实践与专业知识的深度融合,让参与者在欢乐互动中提升了蘑菇认知与安全意识。

此次蘑菇奇趣展不仅让市民在蘑菇“家族”观察、“知识宝库”学习及互动游戏中收获满满硬核知识,更搭配丰富的惊喜文创,实现知识与趣味的双丰收。蘑菇主题文创礼品作为展览的“惊喜彩蛋”,吸引无数家长与小朋友驻足体验,为科普之旅增添更多欢乐氛围。这些带着温度的文创礼品,让市民得以将展览中的知识与趣味带回家,使蘑菇科普真正从现场延伸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气爆棚的“菇”勇者打卡点,吸引亲子家庭驻足停留。其间,真菌学家们结合周围的科普展板,为孩子们讲解蘑菇小知识,让打卡过程也成为一堂生动的自然课。

本次活动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起通往真菌世界的桥梁。通过真菌学家的现场解读与趣味互动,专业的蘑菇知识被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让大众了解毒蘑菇辨别方法、可食蘑菇营养价值、药用蘑菇功效等实用信息,打破认知误区,树立科学观念,更传播了“尊重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念,让更多人意识到蘑菇的重要价值。同时,丰富的互动游戏与文创礼品激发了大众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尤其让青少年在玩乐中亲近自然、探索生物奥秘,培养对真菌学及相关领域的兴趣,为不同年龄层的参与者提供了交流分享的温馨平台。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