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科协社会组织党委2025年支部书记能力提升培训班举办
6月26日,珠海市科协社会组织党委组织支部书记专题培训班学员,走进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软件工程学院开展实地研学、支部共建及专题党课,探索“人工智能+党建”创新实践路径,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注入红色动能。
在软件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蓝澍德的引导下,市科协社会组织党委一行40人深入校区科研腹地,实地参观了高算力平台机房、智能机器人创新实验室、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等前沿阵地。人工智能学院张教授、微电子学院彭教授等科研骨干现场演示,详细解读了学院在AI算法优化、异构计算架构、国产芯片研发等领域的突破性成果。通过沉浸式体验,党员同志们深刻感受到中山大学珠海校区“顶天立地”的科研布局与珠海市“产业第一”发展战略的同频共振,见证了高校智库为地方数字经济转型提供的核心支撑。
参观结束后,在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学院会议室举行了开班仪式。学院党委书记陈征宇以“党建赋能产学研深度融合”为主题致辞,系统回顾了学院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的发展历程。随后,市科协社会组织党委副书记杨文珍与蓝澍德副书记分别代表中山大学珠海校友会党支部与软件工程学院党委教职工党支部签署共建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围绕人工智能关键技术攻关、复合型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构建“组织联建、资源联享、发展联动”的协同机制,共同打造“党建+科创”融合发展的新标杆。陈征宇书记及来自科协系统的各党支部书记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在专题党课环节,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戴欣教授以《人工智能赋能地方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为题,结合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的战略目标,深度解析AI技术对传统产业升级的“乘数效应”;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李煜政研究员则围绕可信大模型实验室建设,展现高校服务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的使命担当。参训学员纷纷表示,党课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操指导性,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
培训班特别举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市科协社会组织党委向老科技工作者柴永伟同志致以崇高敬意,激励年轻党员传承红色基因,永葆奋斗本色。
当日下午,全体学员赴孙中山故居开展沉浸式党性教育。在杨文珍副书记领誓下,党员们重温入党誓词,感悟“天下为公”的革命情怀。大家一致表示,要以孙中山先生“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为指引,在科技强市建设中勇当先锋。
此次培训开创了“高校—科协—社团”党建联建新模式。未来,双方将以支部共建为支点,持续深化在人工智能、产学研转化等领域的合作,为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用户登录